1)第四百四十九章 偷梁换柱_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宜程,你带兵来此,意欲何为?”桃林塞上有个老头,嗓门真是不小,隔着一百五十多步,声音清晰的传了过来。

  咦?

  刘襄很疑惑呀,自己只是带了几个人前来观城,根本没打旗号,这都能被人认出来?

  他手搭凉棚仔细观瞧,原来是老熟人,朱儁这老头怎么跑到桃林塞来了?他不是被董卓召到长安当太仆去了吗?难道是王允不喜欢他,把他撵出来了?

  “勤王,靖难!”几个宿卫扯着嗓子大声回话,刘襄的嗓门没有这么高。

  “乱臣贼子!”朱儁高声喝骂。

  刘襄懒得理他,调转马头准备回营,桃林塞已有防备,不好打呀,虽然不如曹操以后建筑的潼关坚固,可北依黄河,南靠秦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呀,地形优势太大了。

  先在关外立营堵住通道即可,等取了长安,再逼降守军,或者两面夹攻就是了,没必要用人命去填天险,反正他能从蒲坂津进入左冯翊,不是非走这里不可。

  回营之后,命令曹仁率领五千步卒,在关口立寨,堵住通道,其余大军在云帆营的接应下,从风陵渡北渡黄河,与阎柔所部汇合。

  轻车营和骑兵先过,然后是征西军三万五千人,最后才是中军步卒。

  为了不让敌人发现大军撤向河东郡,各部偃旗息鼓悄然后撤十五里,然后才转向河边。

  他没想强攻桃林塞,可朱儁不知道啊,着急忙慌的派人向长安求援,关城之中只有一千人,他没信心守住此地。

  长安的王允不敢轻忽,急忙召皇甫嵩、吕布等人商议对策,方今天下,谁敢轻视骠骑大将军刘襄呢?这都是安平军一战一战打出来的威名。

  王允心情沉重,刚弄死董卓没多久,刘襄又带兵上门了,汉室蒙难,皇纲失统,天子年幼,社稷飘摇,这可如何是好啊!

  吕布兴奋得差点跳起来:“王司徒,某愿带兵去平了刘贼!”

  他想打败刘襄不是一天两天了,以前没有机会,董卓跟安平军相安无事,不愿意派兵攻伐,现在终于有了对阵沙场的机会,他不想放过。

  王允心中鄙夷,刘骠骑乃是世之名将,就凭你个莽夫,开口就要平灭,大言不惭!

  不得不说,刘襄少年成名,多次为国征战,灭北狄,却西羌,战绩出众,威望极高,即便作为敌人,很多人也是愿意保持尊重的,王允就是其中之一。

  但倚仗吕布的地方还有很多,不好恶言相向,只能委婉的劝说:“奉先还需震慑凉州兵马,不可轻动,还是先派兵支援桃林塞,让朱公伟凭借天险,据关而守。”

  凉州兵马信不过,并州兵马要留下来作为震慑,能派的只有禁军和那些叟兵。

  叟人是生活在四川、云贵等地的少数民族,其中交賨税的,又叫賨人。

  汉人对数量繁多的少数民族,分的不是太清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