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四十八章 贾诩肯定有阴谋_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了旋门关继续西行,巩县、偃师、洛阳的废墟让刘襄一句话都不想说,全军上下都充满了愤慨。

  这一路轻骑分队搜索,没有发现大股的盗匪,零星的贼人他们自己就解决了,大军只需要专心赶路。

  路过洛阳的时候,刘襄拉着曹操去视察决口的大堤,经过四个月的修补,当初的决口早已修缮完毕,万余苦役正在加固其他河段的堤坝。

  曹操很惊异,浪费人力物力,修补不是自己地盘上的河堤,他不知道该怎么评价,是傻呢?还是对南下信心十足呢?他没想明白。

  “孟德,我准备重新规划河堤,用宽河固堤之法防备洪水。”

  “何为宽河固堤?”

  “在现有河堤的外侧,后延十里,再建一道更坚固的大堤,迎水坡建上防浪堤,用以防备洪水泛滥。如此一来,便能有效的防御大水,等洪水过后,命人清理两堤之间的河道,淤泥可以肥田,砂石可以建筑,还能减缓淤积。”

  刘襄畅谈着自己治理黄河的理念,忍不住嘟囔了一句:“可惜没法在中游建调沙工程。”

  千里长堤靡费极大,人力物力的消耗,让曹操头皮发麻,可治理黄河的魄力,也让他极为钦佩。

  别人都在想着怎么扩大地盘,怎么增强势力,这位已经在想着怎么治理黄河了。

  如此胸怀,高下立判!

  听到调沙工程这个词汇,让他一头雾水:“调沙?如何调沙?从水里把沙子捞出来?”

  黄河携带泥沙,是个人就知道,可汉代还没有调沙这个概念,曹操也没钻研过治水,他想破脑袋也想不出调沙是个什么意思。

  调沙这事吧,是个非常科学的事情,太深奥的东西,刘襄也不懂,但他知道三门峡水库和小浪底工程,可以有效的降低下游河道的淤积,这种照着答案抄问卷的事情,他还是知道的。

  “在陕县那边建大坝,形成水库,可以让河水中的泥沙沉积一部分,下游的淤积就会少。但是三门峡河道要是抬得太高,必然会让渭水倒流,容易造成三辅泛滥。

  所以还得在下游再建一个拦水大坝,形成新的水库,两座水库联动,平时拦水沉沙,降低河水的含沙量,待淤积过多之时,人为制造洪水,冲淤排砂。”

  道理很简单,但工程难度太高了,以汉朝的建筑技术,怎么建啊?太难了!

  三门峡河段是个天然的束水冲沙之地,可下游河段流速缓慢,所以泥沙在洛阳那段淤积极为严重,只用河堤约束,必然会形成地上河,这是黄河天生的问题,必须人为制造洪水,帮助那里排沙清淤。

  道理他明白,技术跟不上呀。

  刘襄很烦恼。

  曹操目瞪口呆,你嘴里说的是人话吗?大坝他知道,拦河他也明白,可怎么拦黄河呀?那是人力能够做到的?还人为制造洪水冲击河道淤积,你是要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