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二章 演戏到了难出戏_锦衣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由精品提供的—《》第四十二章演戏到了难出戏

  第三个是俞十九,这人虽然在这几人当中本钱最少,却是最黑的一个。

  这人本是个种地的,祖上也是个小地主,可财产禁不住败,到了他这一代,已经不剩多少田亩了。

  可营务家业就像赌博,输了还想翻本,赢了想赢更多,这人也不知从哪里听说的这档子事,将自己家里仅剩的几十亩水田抵了不说,还忽悠着亲族一齐押了地产,腾出银子来借给三叔。

  这俞十九甚至连三叔在搞甚么买卖也不晓得,只听说是个大交易。

  之所以说他黑,是因为他要的利息最高,是一分八厘,因为他将田地押出去借的本钱上就有七厘的利息,这样统算下来,他还能白赚一分一的利。

  结果很不幸,他也被赶出俞氏祖籍了,连带着自己家里和亲族押出去的田地也再赎不回来,即便后来拿着三叔的钱在手,可他一不会做生意,二买不着田地,只能坐吃山空立地吃陷,没有可以持续的进项,一大家子人再多的钱也挨不住挥霍的。

  这人本来就是个没脑子的,出了这事以后自然是将三叔恨之入骨了。

  至于那撑船的俞教古,却不是三叔的合伙人。

  但是这人和三叔也有牵连。

  这俞教古从祖上就是跑船的,而且几代人一直在胭脂河上跑,忙时接一点从漕帮手指缝里漏出来的生意,不忙是便送货送人,常常跑的便是石臼湖到南京城这一段水路。

  俞教古眼下虽然撑一艘小船,以前开的可是运粮的大船。

  但是上个月,俞教古家里那艘几十岁的老船,就因为替俞氏主家二房到外府拉了一批桑苗回来,就被人在胭脂河上凿沉了……

  就是三叔派人干的好事。

  三叔道:“这件事我俞某人做得确实不地道,不过他那船本来就老得快散架了,后来我要替他重新买一艘船,他也不肯,还让我到县衙去自首,该怎么罚怎么赔,听县老爷裁决。如果县老爷说我俞某人一个字儿也不用赔,那么他也认了。”

  这当然是气话,俞教古说到底就是要出这一口气,他就赌三叔不敢到县衙去自首。

  也就是说,三月二十八从南京到洪蓝埠来的这一船人,除了梁叛一行三个,其余个个都跟三叔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就连最后巧合下上船的姜彬,也是三叔的人。

  除了姜彬,那些人凑在一起当然不会是巧合,显然是有人刻意安排了这一出戏。

  从俞继荣的说法中便可知道,是俞继荣的债主也就是中先生陈绶发话,让他散播三叔的坏话,再跟船跑一趟南京,配合着演一出戏码。

  如果没有俞继荣的说法,梁叛一定会认为是二房干的,不光是他,所有人在不知道陈绶存在的情况下,都会认为是二房干的。

  而且动机很明确,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