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9章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_历代王朝更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秦王国的军事力量在秦昭襄王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秦国通过与齐国、韩国、魏国的联合行动以及自己的单独行动,使楚国受到重创。为了进一步稳固东方六国的局势,消灭对自己有威胁的力量,秦国开始进一步加强对楚国的打击。

  楚国与齐国的联合,给了秦国进一步进军的理由。这次,宣太后与秦昭襄王一起上演了一出“鸿门宴”。

  秦国之所以会采取这个策略,是有着充分考虑的。此前,即周赧王十六年(公元前299年),秦军对楚国发动了进攻,攻陷了楚国8座城池。秦国虽有灭亡楚国的实力,但是列国正处于隔岸观火的状态中,只要秦国威胁到他们的利益,列国必然会再次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秦国。还有一点不可忽视,楚人历来悍勇,秦国想要彻底地灭亡它绝非易事,还很可能会陷入战争的泥潭不可自拔。到时齐国、魏国、韩国便会就此机会进攻秦国。

  有鉴于此,秦国向楚王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书信,邀请楚怀王到武关谈判。楚怀王正拿不定主意时,一位大臣向前进言道:“大王最好不要去赴约,秦国不守信用,不值得信任。”这时楚怀王的一个儿子却说:“秦国是好意,为何拒绝?”于是楚怀王便决定会见秦昭襄王。

  正如那位大臣所言,秦昭襄王并没有按照约定到武关,而是用卑劣手段将楚怀王挟持到秦国的咸阳,以此要挟楚国向秦国割让土地。楚怀王坚决不接受这样的条件,结果被秦国关押起来。

  消息传到楚国后,大臣们为国家安全考虑,决定另立新君。

  然而,当时楚国太子却正在齐国做质子。楚国上下可谓乱成一团,家不可一日无主,国不可一日无君,楚国不可没有掌舵之人。于是,楚国文武百官多数建议,既然太子不在国中,就让楚怀王的一个庶子为登基之人,一者,可以稳定当前楚国的局势,二者,可以防备其他国家的不轨。

  可是他们没有考虑到的是楚怀王子嗣众多,如果册立庶子为君王,合乎规矩的人就太多了,眼下国际局势不稳,楚国随时都有被倾覆的可能。同时楚国内部也是风云暗动,如果册立庶子,名不正言不顺,政局必将动荡不堪,原本想要的结果,就会恰如其反。

  这一切,只有昭雎看得清楚明白。

  昭雎为楚国的贵族大臣。平生做过很多错事,例如楚怀王时,命屈原出使齐国说服齐与之联合,而他竟然暗通张仪,致使合纵的计策就此失败。后来,齐国、秦国联兵攻楚国,面对秦军的进攻和楚怀王的命令,他竟然坚持“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对楚军的困境置若罔闻,致使楚将唐昧兵败身死。直到楚国衰微,他终于改过自新,暗想如果继续下去,国家必定不得保全,自己的功名富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