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9章 帝都先温春常早(三)_宰执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眼方兴,依他对韩冈的了解,当朝宰相是喜欢听人说实话、做正事,而不是歌功颂德、阿谀奉承。而方才方兴在外面说了一番韩冈的作风,也印证了这一点。

  他想着,遂一咬牙,“丝厂不休,江南乱事不止。”

  方兴在旁问道:“难道江南的丝厂厂主还没有将工钱涨上来?”

  “小涨而已,迟早会再降回去。此辈欲壑难填,又开始引用倭人,工钱如何能高得起来。”

  方兴道:“棉厂开在西北,吸纳了多少无地农户。工钱尤胜耕作,为何江南不能如此?”

  景诚道:“棉厂少而丝厂多,棉价高而丝价低,棉行公心多而丝行私心重,纺棉多工厂而织丝多小农,故而棉厂可安民富民,丝厂则乱民残民。”

  韩冈道:“此事我亦知,故而借此番两浙变乱,朝廷将会免征两浙丁税三年。同时从明年开始,两浙两税,将不再征收丝绢,改为纳钱,再免去百姓折变之苦。”

  景诚道:“若能减少折变,诚为两浙百姓之福。但丝厂……”

  方兴打断了他的话,反问道:“诚甫兄,你觉得丝厂现在能废吗?”

  “为何不能废?”景诚忍住心头的不快,也反问道。

  “因为废不了。”却是韩冈做答,“折变残民之重远甚于丝厂,天子都查禁不了折变。丝厂收益远过耕作,富民蜂拥而起,你觉得你能废得了丝厂?”

  韩冈叹了一口气,“还要多谢诚甫你,能坦诚相告。但尔等为亲民官,要做的是让境内无流民,而不是去败坏他人的产业。丝行私心重,可教化、可引导、可依法重治,但不可贸然罢废,诚甫,你可明白?”

  “下官明白……可百姓何辜。”景诚低声道。

  韩冈听得出来,景诚的态度有几分是投己所好,但也有几分是真心实意。

  “不要光想到丝农,更要想到天下百姓能穿到更便宜的衣料了。相比起丝天下亿万元元,江南的丝农就显得微不足道了。朝廷治政,不能两全之处,就只能有所取舍,眼下的情况,站在更多人的一边了。”

  ……………………

  见客用了一个多时辰的时间,到了二更天,韩冈才脱身出来。

  王旖拿着整理好的礼单账目等了许久,看见丈夫,就有些不耐烦:“怎么这么久?”

  “先是见了润州的景诚,之后又顺便见了沈存中刚刚提拔起来的一个年轻人。据说架设铁路桥梁上的水平,还要胜过李明仲,泗州到扬州的沙洲石桥就是他主持修造的。方才聊了几句,很有些想法,不过有些脾气。”

  “哦?”王旖好奇起来:“现在还有人在官人面前还能有脾气的?”

  见多了在父亲和丈夫面前连话都说不好的官员,也听过许多在天子面前,手脚发抖语无伦次的故事,王旖完全想象不到寻常小官见到韩冈还能有脾气,

  “年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