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七章 惊变_大宋传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发出的蜡丸密书,数月前已由驿马加急送转开封府。

  王如龙惶惶不可终日。

  没在金兵到来之前离开,让他后悔不迭。

  命比官帽更重要。脑袋没了,这官帽戴给谁?

  大名城内,自然也有人收拾细软,携了家眷,雇上马车,早早寻了去处。

  但大多数的居民,生于斯,长于斯,故土难离舍。如一株大树,枝枝叉叉,根已扎的太深太密了。

  而即便真的要走,天下虽大,又能去往何处?何况在心底里,还存着几分侥幸,以为金人会像以往很多年份一样,劫掠一番就打道回府了。

  不管人们多么不情愿,意外和灾难总是生活的一部分。

  晴雨寒温,天灾人祸,可能出现在每一个日子。经受的多了,也就慢慢接受了,不管是不是愿意,也不管这感觉是麻木还是痛楚。

  城外,金人如饿狼环伺。大名城居民的日子,表面上依旧有条不紊地继续着。城内居民与城外金兵,俨然比邻而居,看去却似相安无事。

  金军来袭,可能并不比瘟疫更可怕,但一样使人备受煎熬,就像砧板上的一只鸡、一只羊。

  更像一群羊和一群狼。

  弱肉强食是自然的法则,狼总是要吃羊的。

  沃野田畴,稻米五谷,孕育了中原苍生,长衫书卷,小桥流水。茂林草原,肉酪奶乳,诞生了北方民族,貂裘弓马,大漠孤烟。

  其实这个世界很大,容得下万物众生。

  众生皆安,人心不足。

  当觊觎的目光投向远方,平和的眼神变得贪婪,人便成了狼。

  大宋,便是金人眼中一只肥硕且软弱的绵羊。

  十天。

  一个月。

  两个月。

  天气越来越热。

  府衙前的大槐树上,蝉声响成一片。

  晚风夕阳,炊烟在城内城外淡淡升起。

  城上的宋兵时常看见金兵去河边饮马,在河里洗澡。

  三个月了。

  不安和惶恐开始在城内蔓延。

  不仅仅是因为食粮开始紧缺,更重要的是一直看不见援兵的影子。有消息说,新皇高宗已不打算返回旧都开封,而要退守江南,将河朔一带拱手让与金人了。

  看不到希望,其实比饥饿和战争更可怕。

  院子里的梨树,缀满一树繁花,雪也似的白。

  枣树金黄的花蕊,隐在密密的铜钱一样的绿叶间,散出淡淡的幽香。再细看,早有小小的青绿色果实缀于嫩枝之上。

  大通老人离去一百天了。

  表示家有重孝的白纸灯笼还挂在门口,“烧七”已经过了。

  烧七又叫“做七”、“守七”、“七祭”,其俗自南北朝时就有。即从死者卒日算起,每七天为一个祭日烧纸祭奠,依次至七七四十九天而止,分别称为“头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末七(断七)”。

  大名城外的一片荒丘,坟冢累累。大通老人和因瘟疫死去的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