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六章 大名府(一)_大宋传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月色清冷,城墙上一片寒霜。

  两名禁兵瑟缩着身子,不停地跺着脚,双手使劲揉搓着,口中呵出一团团的白气。

  其中一个不耐烦地捂捂耳朵,抬头望望有些阴沉的天空:“瞧这天,明儿要下雪了吧?”

  一阵萧声,不知从什么地方传来。呜咽哀婉,将这月色吹得愈发凄冷。

  这是大名府,大宋的北方都城。

  大名府南滨大河(黄河),北望幽燕,西依太行,东临齐鲁,大运河自城东穿流而过,环漳水而襟卫河,控扼河朔,为大宋北门之锁钥。

  施耐庵在《水浒传》中这样写大名府,“城高地险,堑阔濠深;敌楼雄壮,堞道坦平;钱粮浩大,人物繁华;千百处舞榭歌台,数万座琳宫梵宇”。可见其时之繁盛。

  后晋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从此中原王朝面对北方游牧民族无险可守。北方民族越过燕云一带,即为一片开阔平原,契丹铁骑可直达黄河北岸,威胁宋都开封。

  “尽失山川之险,而以聚兵为险。”为抵御契丹南扰,时宰相吕夷简力主,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钦定大名府为陪都,改修外城,增建宫城,并沿卫河、漳河设广威、飞将、宣威等六个养马监(养马场),成为拱卫京畿的北方要冲。

  后宋辽签订“澶渊之盟”,“自此河湟百姓,几四十年不识干戈”(仁宗朝名臣富弼语)。而誓书中有约,“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于此,宋朝不得再在边境一带修葺城池,筑造防御工事;甚至在黄河之北挖沟种田栽树,也为辽人所不许。

  大名府的武备由是皆废。守边的官员即使想未雨绸缪,为战事做些防备,也怕担上惹是生非的罪责。

  兵士和百姓更是习惯了和平无忧的平静日子,当金人即将侵临的消息传来,不禁一时人心惶恐,谈金色变。

  大名府知府王如龙,此刻正像热锅上的蚂蚁。他虽名龙,胆子却像老鼠。

  他满心欢喜赴任大名府,本以为是肥差,欲待捞足三年后谋求升迁京师。不成想才刚刚过了不到一年,屁股尚未坐稳,金兵就要打过来了。让他这个从未见识过异族刀兵的书生,一时间惶惶无主。

  常年的边境宁和,安逸无事,已让这些禁兵变得像喂饱了的猪,胳膊腿都生锈了。不仅斗志全无,听到金兵要来,比他这个知府还要害怕。别说打仗,就连骑马射箭,都未必能拉得出来。

  马扩的到来,让他稍稍松了口气。他和马扩并无深交,在京师也没说过几句话,但他对马扩却是了解的。

  马扩政和八年(1118年)考取武举,赐武举上舍出身,膂力超人,弓马娴熟,颇有胆豪。

  马扩随父马政出使金国,金主完颜阿骨打有意试探其功夫的深浅,邀他一起打猎。见一黄獐从草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