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5章 南阳出击_长平长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集结的部队,认为他们是楚军和韩军的联军。叶掾建议,尉摎的部队按原计划占领襄城,只动员叶的邑民准备防御,以观察联军的动向。万一联军向叶进逼,襄城距叶也不过百里,完全有时间救援。

  尉摎道:“然吾所惑者,襄城据汝,往来不便。或急切不得救也。”

  叶掾道:“襄城据汝之上游,吾顺水而下,以击其后,彼必溃!且吾移襄城,韩必疑吾将攻其郑,或舍叶而退。韩既退,楚无能为也。”

  尉摎道:“善!”他一面派出哨探打探联军的动向,一面取道昆阳,向襄城进军。同时,已经出了鲁阳关的叶掾也率军一路占领应城和城父,向汝水上游挺进,掩护大军的侧背。

  秦军的动向自然也引起了联军的注意。在看到秦军向北运动后,联军犹豫了两天后,也起兵北移,占领了许城。

  尉摎见调动联军的计策生效,没有了后顾之忧,行动更加大胆。大军北移,占领了颖水岸边的汾陉塞。

  颖水源自嵩山,流向东南。在颖水河谷的出山口,当时的楚国修建了一条长约百里的长城,就是汾陉塞,它和方城一起,构成楚国的北方防线。

  颖水河谷是一个适宜农耕的区域,据说大禹曾在这里定都,颁布了中国第一部历法夏历。顺河谷逆流而上,向东翻过一个山口,就进入洧水流域,顺流而下就是郑国。由于这个地方直接关系到郑的安危,郑国对这里的防御十分重视,在颖水河谷修建了栎城;在洧水出山口,依托古密国旧址修建了密城。韩国在灭郑前,先攻占了栎城,改名阳翟,作为自己的国都。经过三十多年的筹划,终于灭掉郑国,自己搬到郑国,但阳翟也依然是大都,是韩国重要的战略区域。

  现在,秦军出现在颖水谷口,首先威胁到阳翟;而阳翟一旦失守,郑国也将面临威胁。另一方面,韩军也不能让开许、阳陵、长社的大道,来增援阳翟,这条大道直通郑国,必须据守。

  襄城出现秦军,阳翟已经有了警惕。随后,出兵汝、潕之间的韩军突然后撤许城,表示情况已经有了剧变。阳翟方面开始采取战备措施。几天后,秦军从襄城继续北上,占领了汾陉塞各个关口。这里距离阳翟已经不足五十里,在秦军的攻击范围之内。阳翟守军上城,城内邑民男女老少全部动员起来,随时准备投入守城之战。又过了两天,秦军以三万南郡兵出汾陉塞,直抵阳翟城外。阳翟城门立即关闭,士卒上城,各种守城器械全部到位,所有人都紧张地准备迎击秦军的攻城!

  阳翟建在颖水的一大弯部,这使得城池的东北两面都能得到颖水的掩护;特别是北城墙,几乎紧贴着颖水而建。秦军无法四面包围,只能占领阳翟的西面和南面。在阳翟以北二三十里处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