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2章 东岭争夺_长平长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整顿,准备好防御阵地。

  山头激战时,万人将刚刚把派人给赵括报告。山脊上发生的一切,都被他和他的士兵看在眼里,战斗持续时间不长,可能不过一刻,但其中的惊险,还是令人印象深刻。而最让万人将为难的是,今的出击可能要化为泡影了。

  又过了大约一刻,军使回报,将军命令,万人将不必出击丹水秦军,改为驱赶从东面山头前来进犯的秦军,如果可能,把他们的援军也一并驱走。

  万人将领受了命令,一面召那名五百人将过来询问敌情,一面下令全军继续出营列阵,但正面转向东面而不是南面。阵队过程中,万人将把五千人将、千人将叫到身边,一面听五百人将报告敌情,一面指示进攻的路线。根据五百人将的意见,如果赵军集中在一起,用弓箭加以攻击,赵军可以占上风;如果被打散了阵势,进入混战,秦军已经难对付,他们手中的竹柲戈实在太有优势。

  五千正兵集结完毕,五千奇兵分散在两侧,以及阵与阵之间,在鼓声中,向山上进发。万人将、五千人将、千人将,各以亲营督战,凡有畏缩者,阵斩!

  打退了赵军一营兵力,占领山脊后,秦军公大夫向后军报告了战绩,以及赵军有部队出壁作战的情况。率领前军四千饶公乘命令前锋公大夫,一定要坚守山脊,等待大军到达。

  命令到达时,公大夫看了看山的两边,秦赵两支队伍都距本山不过四五里。但由于秦军是纵队,赵军是横队,秦军的行军速度显然要快于赵军。如果他就守在山上,也完全可以等到大部队到达。

  但公大夫决定主动出击。他把众大夫叫到一起,向他们解释了自己的想法,决定兵分两路,分别向两侧的奇兵进攻。

  两侧的奇兵基本都是长戟兵,没有弓箭和盾牌。秦军虽然盾牌较少,但弓箭兵很多:什伍长都执弓箭。公大夫认为,如果击溃了两翼的奇兵,正兵必不敢弃他们于不顾,直接上山,而是会调转方向,向他们发动进攻;而他们则且战且退,向两侧移动。——这就给大部队赢得了时间。他叮嘱众大夫,一定要灵活,只与奇兵作战,牵制住正兵;尽量避免与正兵作战。

  定下计策后,公大夫亲自率领一营在左,一名官大夫率领自己的营在右,各自下山,迎着赵军而去。

  秦军的行动当即被赵军发现,万人将十分奇怪,害怕其中有什么陷阱,命令部队停止前进,以两翼的奇兵各五百人迎上去接战。

  公大夫不想自己的出击竟有如此好的结果,大喜。命令部队拉开横队,向赵军奇兵迎上去。

  双方都是五百人,秦军有弓箭兵,还有长戈的优势,战斗几乎毫无悬念。在百步的距离上,秦军以一阵箭雨就基本打退了赵军的第一次进攻。

  赵军看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