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4章 秦晋和议_长平长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兵免除罪罚、建功立业的凭证。十几万人头,足以减除很多人的罪,让很多人受爵,获得更多的家宅、田亩,许多人的命运也就此改变了!但与此同时,更多人的命运也改变了……三晋败兵近二十万,秦军虽然损失少,但也不是没有,那些目前只是负伤的,保不齐几个月后就会不治身亡。他们身后的百万家属……

  郑安平不愿再往下想,没话找话地问道:“汝道前者入管者,其何人耶?”

  其他三人在随卫大员们时都没有机会靠前,更没有和他们搭过话,并不知道那些大员们谁是谁。冷了一会场,小四好像要给郑安平面子似的回应道:“其亦在座乎?”

  郑安平解释道:“彼年齿最长者,秦人乃穰侯,赵人乃蔺相如。其次者,秦人乃武安君,韩人乃韩相。其年最轻者,乃秦客卿,或曰名胡阳。前入启封者,正穰侯与胡阳也;今复得武安君相助。”

  小四仍然不以为然道:“武安君其何人?”

  粟兄道:“武安君,杀神也。其初战也,盖无爵;一战而斩百首,多将率焉,直晋爵左庶长。为将领兵,攻则必克,战则必胜,每战必斩首十万,无能活者。”

  小四这才动容道:“若启封秦将为武安君,吾等得无尽墨!”

  郑安平道:“武安君之战也,断不开军市,籴粮秣。直以军冲杀之。以之攻则有余,守则不足。”

  小四道:“若此奈何?”

  郑安平道:“若此则秦军不入启封。吾等尚未出城,彼即于城外尽斩芒将军众也。”

  提到芒将军,粟兄道:“此战芒将军亦为武安君所擒斩乎?”

  郑安平心中一凉,黯然道:“或必然也。斩将一首,当一军。”他虽然与芒卯没有什么交集,但对芒申却印象深刻,很亲近这位没有什么架子的贵公子。芒卯就算没有被斩,他的仕途也到头了:折扣了如许之多的将士,就算逃回大梁,也难逃国法;而他的全家,从此背上丧军之将的恶名,估计在魏国也立不住了。

  但小四又把话题从芒卯身上移开了,问道:“前夜入管邑者何人?”

  大家都笑了,道:“必胡阳也。”

  小四道:“其年或幼于吾等,奈何得为大将军乎?”

  粟兄道:“或得其父祖之荫也。”

  郑安平道:“虽然,必有战功,杀人无算。”

  犬兄突然问道:“呼兄而前者,得无魏人乎?”

  郑安平道:“是魏王使也,媾和与秦。”

  犬兄有些激动道:“吾观其事秦也甚恭,过于余者!”

  郑安平道:“亡者魏其最也,故媾者魏最恭也!盖必和而后已。”

  小四还有些茫然,问:“何谓也?”

  郑安平解释道:“所失者少,媾和不成,犹有一战之力;所失者多,媾和不成,其亡可立待也。”

  小四道:“亡国之民,其状若何?”

  粟兄道: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