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三十五章 巨额的经商收益_尊师孔仲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菟裘城中,府衙之内。

  宰予正坐于高堂之上,上下眼皮打着颤,像是随时都有可能昏昏睡去。

  在堂下的子贡手中捧着厚厚的账本,一页页的翻过,激动地两手发抖。

  这半年以来,他发往各地的商队不断传来捷报,运往赵氏与齐国的书籍全部售空,售卖情况远超最好预期。

  因为书籍的内容多寡、运输距离长短各有不同,所以抛去人工费用和印刷成本后,每本书纯利在几百钱到数千钱不等其中利润之高,令宰予和子贡咂舌不已。

  但奈何以前的竹简成书实在过于昂贵,一份四万字《诗》,如果用竹简书写,需要用掉三千多枚竹片,分成二三百份售卖,总价高达数万而宰予他们售卖《诗》,同样的内容,却只需要用掉四百页纸,甚至还有空余的地方写一些夫子的批注与理解。

  而价格也从数万钱骤降至四千钱。

  但四千钱的售价毕竟还是太高了,于是他们又将《诗》拆成了《风》《雅》《颂》三个部分,单独进行销售。

  但即便如此,还是有许多人囊中羞涩,于是在经过与各商队主事的协商后,他们又推出了散卖业务。

  所谓散卖,即一页一页的卖,四百页买不起,你可以买四页嘛!

  四百页四千钱,散卖一页十钱。

  而且为了推广大周普通话雅言’,在宰予的授意下,《雅》的售价一律下调至三钱左右、

  三钱,在那些物产丰富的大国,可能也就是一天的饭钱。

  尔如果连这点钱都不愿意出,宰子也没办法救你了。

  而在不同书籍的定价上,宰予他们也采取了灵活的销售策略,主要肩负着扫盲作用的《尔雅》《诗》《山海经》等启蒙和趣味性读物,一律走低价策略。

  而主要针对富裕士大夫阶级的《易传》《周易》《尚书》《尉缭子》等书籍,则作为主要盈利点。

  的出了大,地的的回反来,半作时间,为了百钱不过各商队传回来的也不全是好消息。

  有人发现,他们在曲阜售卖的书籍,只要刚刚上架,就会被本地商人一扫而空随后,再被他们整体装车,加价发往吴、越、郑、楚等子贡旗下商队仍未涉足的市场。

  到了后来,甚至连宋、卫等邻国的商人也闻着味儿来进货了。

  对此,各个商队主事纷纷表示:“娘的,看对手挣钱比我们自己赔钱还难受,要不干脆把曲阜的书籍供应停了!把他们的货源掐断,看他们还怎么卖!

  但对于主事们的抗议,宰予和子贡皆是不屑一顾。

  我们虽然是商人,但首先是个儒生。

  卖书是为了赚钱,但更重要的是传播文化教育。

  子贡原先对于提高民众识字率的认知,还主要是出自身为儒生的天然道德感。

  但这半年以来,他却深刻认知了民众不识字的害处。

  他每每想要扩建造纸工坊,都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