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二十一章 我就是周礼!_尊师孔仲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宰予细品了一下这一条,觉得虽然过于理想化了,但却并不应该删减改动。

  因为但凡立法,都要讲求法理支持。

  打仗,要师出有名。

  改革,自然也要有理有据。

  如果有朝一日他大权在握,打算推动土地公有化,周礼中的这条规定,将会为他的改革举措提供坚定的立法支撑。

  到时候要是有人敢跳出来唱反调,宰予就可以拿周礼来镇压他。

  你敢反对我?

  你反对我,就是反对周礼!

  反对周礼,就是反对周公!

  反对周公,就是反对天子!

  反对天子,就是反对文明社会!

  反对文明社会,就是戎狄蛮夷!

  既然是戎狄蛮夷,来人呐,把他推出去枭首!

  想到这里,宰予忽然想明白了一件事。

  他在图书馆里看《韩非子》的时候,发现夫子病逝之后,儒家居然分裂成了八派。

  其中有以‘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作为指导纲领,对墨家形成影响深远的子张之儒。

  有以《中庸》为学派观点,提出效法古之圣王,以‘仁义礼智圣’为人生守则,被誉为‘有道之儒’的子思之儒。

  有安贫乐道、钻研学问、修养德行,时不时以《诗》讽谏的颜氏之儒。

  有以‘仁政’‘民本’思想为指导纲领,四处游说君王,希望他们能够施行‘王道’的孟氏之儒。

  有学而优不仕,认为人性善恶难分,理应仗剑行义,铲奸除恶、爱抚善弱的漆雕氏之儒。

  有在儒家与法家学派之间左右摇摆的仲良氏之儒。

  有抛弃礼法中的礼,一路向着法的方向大步迈进,与其他几派格格不入的孙氏之儒。

  有以史鉴今,奉《春秋》为圭臬的乐正氏之儒。

  还有被这八派共同开除了儒籍,由子夏、子贡和他们学生所领导的西河学派。

  除此之外,还有像是商瞿这样一心钻研《易经》的小门小派。

  只不过因为影响力不大,所以也没什么人搭理他们。

  反正自打夫子死后,儒家的混乱景象和这纷乱的天下没什么两样。

  大家各说各的,每个学派对《周礼》的解读都不同,对夫子言论的理解更是五花八门。

  他们唇枪舌战,党同伐异,遇到说不过的,就开除对方儒籍,指责反对派是贱儒。

  之前宰予还不能理解他们这么做的理由,可今天他对《周礼》一番删删减减,总算明白了这些不孝子孙这么做的理由了。

  他们大肆指责不同观点,哪里是为了讨论学问呀!

  这帮小崽子,分明是在争夺对夫子言论和《周礼》的解释权啊!

  在儒家当中,《周礼》便是金科玉律,夫子也是雷打不动的圣人,谁能拿到解释权,谁说的话就有份量。

  夫子之后,先是孟氏之儒的孟轲占了上风,所以‘仁’就变成了‘仁政’‘民本’‘人性本善’。

  再之后,孙氏之儒的荀况占了上风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