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零五章 孔子论政_尊师孔仲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话的几人都是被三桓招揽至门下治理地方的。

  看他们如此急不可耐想要询问为政方法的样子,显然是和孔忠差不多,这几个月被繁杂的政务折磨的不轻。

  他们有的抱怨政务太多,有的则叹息事务棘手,有的则在抗议地方势力不听号令。

  而孔子听到他们的问话,也不直接回答,而是微笑着说道:“不齐。”

  宓不齐立刻起身行礼:“夫子。”

  “你与他们同样是治理地方,你难道没有遇到这些问题吗?”

  宓不齐笑着摇头:“或许是我比较幸运,所以并没有遇到这些。”

  此话刚一出口,便有同学问道:“难道你治理的地方,政务不多吗?”

  宓不齐摇头道:“政务很多,但是我在乡里发现了五个比我更加贤能的人,我任用他们帮我治理地方,所以做起事来尤有余力。”

  孔子闻言点头笑道:“治理地方,在于选贤任能。”

  可这话刚说完,又有弟子质疑道:“我也知道乡里存在贤人,但我同样任用他们,不止没有将政务处理的更妥当,反而还把事情弄得一团糟。

  后来才发现,原来是这帮人勾结乡里的豪族,搅乱乡里的秩序,败坏当地的风气。光有才能,如果品行不端的话,又怎么任用他呢?”

  孔子闻言,又笑着点头道:“选贤任能,在于辨别忠奸。”

  宓不齐听完,笑着回道:“品行不端的人,的确不能任用。只不过,我凑巧得知了鉴别品行的方法而已。”

  一说到这里,学生们纷纷来了兴趣:“你怎么鉴别的?”

  宓不齐道:“我上任的时候,正巧碰见我的朋友阳昼。

  当时他正坐在河边钓鱼,于是我就下车向他道别,顺便询问他有没有帮我治理地方的建议。

  阳昼说:我的出身卑贱,地位低下,所以不懂得治理之道。但我垂钓多年,可以送给您一些钓鱼的经验。

  我觉得好奇,于是便向他请教。

  阳昼说:钓鱼时,刚刚放下鱼饵,马上就迎过来吞食的是‘阳桥鱼’,这种鱼,肉薄而味不美。而绕着钓饵游来游去、欲食又止的,叫做鲂鱼,这种鱼才是肉肥味美的鱼。

  我刚开始并不能领会阳昼的意思。

  但后来,我的马车走到距离乡里还有三五里距离的时候,我发现乡里的一些小吏居然就站在半途之中迎接我。

  这时候我才明白,这些人便是阳昼所说的那种阳桥鱼啊!

  经过这件事以后,我就对乡里官吏的品行有了初步的判断,在考察了所有人后,终于选出了五位品行与才能俱佳的人,协助我处理政务。”

  孔子听完这段话,禁不住笑着连连点头:“以小见大,喻理于鱼。不齐啊!你应该好好的感谢那位指点了你的钓叟,他才是真正的贤人啊!

  当年太公可以从垂钓中领会出治理天下的道理,你的这位朋友就算无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