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八章 扯证了_四合院: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个上午很快就过去了,今天林向东也不用下乡放电影,而在厂里也没多少工作要做。

  可以说,喝喝茶,看点报纸之类,再溜达一下,就可以去食堂吃饭了。

  不过,林向东却没去食堂,而是去车棚。

  低矮的车棚里整齐停放着一辆辆自行车,很快,林向东就找到了厂里配给他的那辆。

  打开锁,推着自行车就向厂外而去。

  走在厂里,看着周围的建筑,比较灰暗的色调,烟囱矗立。

  墙壁上新粉刷的标语让人充满了激情。

  瞅了一眼不远处那墙壁上的标语。

  撸起袖子加油干,兄弟姐妹是一家,大夏越来越强大,狂风暴雨咱不怕,勇往直前……

  这是一个让林向东感觉复杂的年代。

  尽管物资匮乏,也缺少娱乐,但林向东仍然是精神饱满。

  刚出了厂门,林向东就看到了娄晓娥。

  和娄晓娥说好了今天去领证。

  而在早上,林向东就找科长请了半天假,还让厂里给开了介绍信。

  这年代不仅离开本地要介绍信,结婚也需要介绍信。

  就是转户口,还有离婚等,都是需要介绍信。

  城里都是工作单位或街道办开介绍信,而农村则是大队来开。

  毕竟林向东也请了易中海给娄家送彩礼,而娄家收下了,因此,应该和娄晓娥去扯个证了。

  年代不一样,林向东不得不努力适应。

  这年代男女谈个恋爱都是奔着结婚去的,只要看对眼就直接领证。

  林向东倒是不急,但也要考虑娄晓娥的感受。

  若是继续拖下去,免不了有人背后说三道四。

  尽管娄晓娥的父亲是轧钢厂董事,但她并不在厂里上班,所以,厂里也不好给她开介绍信,还是街道办给她开的。

  “我们先找个馆子吃饭吧!”林向东说。

  这会是饭点了,民政局的工作人员也要吃饭。

  话说,林向东虽然没能凑齐三转一响,但也准备好了四个一工程。

  所谓四个一工程,也就是双人床,热水瓶,脸盆和痰盂。

  双人床是林向东亲手制作的,虽然他木工技术不咋地,但眼光毕竟领先了几十年,制作出的家具还是能拿出的。

  至于热水瓶和脸盆等,家里本就有,但林向东还是买了新的。

  接下来,林向东就骑着破自行车带娄晓娥下馆子。

  就近找了个小馆子,点了三个菜,再加上两碗白米饭。

  一顿饭吃完,林向东又带着娄晓娥兜了会风。

  低头看了下手表上的时间,觉得差不多了,也就去民政局。

  一套流程下来,拍了照,交点钱,结婚证也就领到了。

  拿着红本本,不对,这年代的结婚证是一张‘奖状’,上面还有着老人的名言。

  看过之后,林向东就把证给了娄晓娥,而娄晓娥很宝贝的收好。

  时间还早,也不用去厂里上班了,林向东两口子就去爬长城。

  站在长城上,林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