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07章 朱媺娖指导新戏,方以智荐徐正明_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07章朱媺娖指导新戏,方以智荐徐正明

  第二场戏名为《解放妇女:顶梁媳妇石红梅》。

  这场戏就很贴近南京普通市民生活了。

  讲的是石红梅丈夫两年前到北边从军报国,至今未归,也未有消息,人们都说他死了。

  家中本靠着公公做刮脸匠为主要经济来源,结果再石红梅丈夫走后没几个月,公公便生了一场大病,就此卧床不起。

  家中没了主要经济来源不说,还要支撑公公的药费,石红梅又有一儿一女要养,靠她和婆婆在家纺布卖的那点钱根本维持不下去。

  到了最苦难的时候,婆婆说要将孙女卖了,一则减少一份口粮消耗,二则可以换些钱供家里渡过难关。

  石红梅死也不愿,跑回娘家借了点粮食,才又维持了一段日子。

  然而这并不是长久之计。

  眼见着婆婆已经在联系人贩子了,石红梅焦急不已,却无可奈何。

  这个时候一支神奇的部队进城了,那就是监国公主的部队。之后没多久,监国公主入主南京,登基成为新帝,南京各方面都在发生着变化。

  其中一项,就是开办纺织工厂,招收女工。

  南京原来虽然也有不少私人的纺织作坊,但早就招满了人,而且对女工手艺要求也颇高,想进去很难。

  朝廷开办的纺织工厂不仅招人多,而且对女工手艺要求也比较低。

  就这样,石红梅进入了纺织工厂,每月领着一两以上的工钱,一下子解决了家中困难。

  不仅如此,她的家庭地位也随着收入的提高不断提高。原本家中什么事都是公公婆婆说了算,即便是婆婆要卖她的女儿,她也能哀求,无法阻止。

  但当后面她在工厂升为生产小组的组长,每月带回近二两银子时,婆婆遇到事便主动询问起她的意见来。

  最后一幕则是石红梅将一双儿女都送入小学上学,回到家中则见到了她的丈夫,却是丈夫随着将军转战南北,终于载誉归来···

  这出戏虽然剧情比较平淡,但众多百姓却看得热泪盈眶、感动不已,因为其中一些事就是他们中某些人的真实经历。

  也因此,百姓对这出戏的议论也更多——

  “这戏里说得对,女子也要敢于走出门,才能赚大钱,赚了钱在家里说话才能硬气。”

  “可不是嘛,当初要不是我和婆婆一起去了纺织工厂,我家日子哪儿能过得像现在这么红火?”

  “进工厂的不算什么,那些当小学老师的女子才真好呢,工钱高,还被人尊重。等我家英子学有所成,也要让她当个小学老师。”

  “···”

  在百姓的议论中,第三出戏《精忠报国:周铁牛迷途知返舍身抗清》。

  周铁牛是一位出身农民军的普通士卒,因见清虏入关肆虐,主动反正,投入朝廷军队抗击清虏,最终牺牲,却赢得了身后美名的感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