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 只好先拍个马屁_那年198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梁进仓看得很明白,苏厂长这个“进攻时的冒险主义,防御时的保守主义,退却时的逃跑主义”,还是比较严重的。

  年轻的机关干部凭着一股热情,以为凭着参与管理过大企业的经验,管理一个社办小厂易如反掌。

  等到处处碰壁,被架空,指挥不灵的时候,就灰心丧气,避之唯恐不及。

  自己明明跟他说木器厂还没烂透,还有救,但他听都不想听。

  现在的苏厂长,一门心思就是逃跑,赶紧离开这个是非之地,眼不见心不烦。

  木器厂的失败,很可能让他连夏山公社都不想待了。

  他这种心态之下,如果自己再指出他的错误,说他生搬硬套,错得多么离谱……那么,很可能自己跟他的交情就到此为止了。

  可他错得确实很离谱,因为他到失败了也没看明白,木器厂这些从农民变成的工人,其实就是一群野生动物。

  而且大多数都野生大半辈子了。

  散漫惯了,跟大城市里那些家养动物不是一个习性。

  你苏厂长一上任就制定各种规章制度,而且事无巨细,无异于想把这些野生了大半辈子的动物装进笼子。

  他们能受得了吗?

  肯定要反抗的啊!

  加上降为副厂长的吴光荣煽风点火,不被架空那才奇怪了呢。

  木器厂的前身是“夏山公社铁木业生产合作社”,也就是老农民嘴里所谓的“铁木业社”。

  公社化开始后,不光是农业生产成为大锅饭形式,就是手工业者也不允许干私活。

  你要么放弃手艺回自己的生产队参加农业生产,要么进入公社统合起来的手工业点干活。

  比如木工组,铁匠铺,染坊,油坊,粉坊等。

  当时的农具是最急需的生产资料,比方说车盘,织布机,犁,耙,耧,锄头,镢头,铁锨等等。

  而这些农具制造的最大特点就是,既要用到铁匠,也要用到木匠。

  后来就把铁匠铺和木工组整合,成为一个铁匠和木匠联合生产合作社,叫做铁木业社。

  当时铁木业社里边清一色都是男职工,因为都是技术人员,所以还享受到了农转非的待遇。

  不过妻子儿女就转不了了,仍然在生产队务农。

  后来铁木业社散伙,木工组又独立出来,扩大规模,改名木器厂。

  厂子扩大了,产品花样也越来越多,从最初的生产农具,门,窗,箱,柜,桌椅板凳等,发展到后来生产蜂箱,包装箱,木模板等。

  还兼具木材厂的功能,厂里现有的大型带锯机,除了本厂自用,也对外加工、出售板材、线材。

  增加工人的时候会给公社下辖各村分配指标,男工女工都有,不过再没有农转非的待遇,只是跟厂里有一份普通的劳动合同。

  所以说,木器厂的所有工人,那都是地道农民。

  再加上工人以夏山本村人员为主,这就让厂子具有了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