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3 花钱买个城市户口_那年198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的基础也薄弱,考高中的时候连着考了两年,都没有考上。

  到第三年的时候,他感觉自己平常的成绩还是没有把握上高中,当然,更不可能考上中专了。

  于是报了技校。

  技校的分数比中专和高中都低一些,相对稍微好考一点。

  而且考上技校以后,也是转户口,毕业以后安排工作。

  唯一的缺点就是需要交“委培费”。

  每个学生六千。

  八十年代中后期,还是讲“万元户”的时代,六千块钱对于绝大多数农村孩子来说,基本上是个可望不可即的天文数字。

  好在建庆他爹开轮胎门市有钱,能够毫不费力地拿出六千块钱。

  末后梁建庆如愿以偿,分数够了技校的录取线,拿了六千块钱,上了技校,转了户口。

  密码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上了三年,毕业后给安排到县里的“经济协作贸易公司”,简称“经协”,到那里上班去了。

  大女儿梁惠燕是69年属鸡的。

  因为学习方面并不是很开窍,在大堂哥大仓辅导过几次之后,勉勉强强考上了四中。

  那时候的女学生好像有个魔咒,也许上小学的时候学习挺好,到初中就开始名词下滑。

  等到上了高中,班里学习拔尖的几乎全是男生。

  而女生则是成绩持续下滑。

  好像到了高中课程太难,她们学不会了似的。

  梁惠燕就属于此类。

  勉勉强强考上高中,到了高中基本上就是个跟不上。

  末后毫无悬念地高考落榜。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