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71章 天命在我!_大人,得加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71章天命在我!

  人声鼎沸的西柳胡同,宴客的主家贾六却搬只小凳子坐在某个角落,认真翻看手中的书籍。

  每翻一页都在凝神细读,双耳不闻身外事,样子像极了入定的老僧,以致于不时传入耳畔的礼金入筐声都无法吸引贾六动一下屁股,抬一下眼皮。

  先看的是《平定山东教乱颂》,此书给他的感觉已经不是震惊,而是震骇。

  因为全文约摸五千余字,然而通篇没有一句歌颂贾佳大人平定教乱之功,但通篇读下来却让人脑海中只有一个深深印象——那就是贾佳世凯便是大清的架海紫金梁、擎天白玉柱、如意金箍棒、随心铁杆兵!

  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总结,肯定是大清不能没有贾佳世凯,便跟爱新觉罗不能失去长白山般!

  “妙,妙,妙!”

  贾六以前夸人最多用三个好字,这次却是直接用了三个妙字,可见心情之激动。

  不得不说纪昀的文学水平相当了不得,用润物细无声都不足以形容,真正是质朴简淡,自然妙远,字字珠玑,句句妙语,让人流连忘返,痴迷其中,魂不守舍,浑浑噩噩

  “真才子也!”

  放下《平定山东教乱颂》,贾六依旧沉浸在文中对他的高度评价,以及符合事实的客观赞美中。

  就这文学水平,他身边的《大清日报》报道组的秀才们是拍马也不及的,毫不客气的说,这帮秀才连纪昀十分之一的本事都没有。

  难怪这个老色批能够成为乾隆的御用娼优,果然于文字上的造诣本领已到登峰化极之境,堪称一代文宗。

  不论武力值的话,此人显然一只脚已经迈入元婴老怪队伍之中。

  反正以大诗人、大词人自诩的贾六,是发自内心的觉得自己的文字不配与纪昀并立。

  单这一本书的价值就是不可估量,绝对胜过十万两白银。

  或者一个师。

  再看《贾公汉复大传》,更是对其老太爷一生的高度还原,以及高度美化。

  毫不吝啬讲,此书对贾老太爷的评价就一个赛过范文程,靓过洪承畴。

  如果没有贾老太爷,大清征服中国的进程必定会被打断十年乃至二十年之久。

  不过这本老太爷大传贾六只是随便翻了翻就丢到一边了,相比歌颂自己的《平定山东教乱颂》,老太爷的那点丑事实在是不值一提。

  “去,把纪大人给我请来!”

  纪昀如此上道,贾六当然要跟人家见一见。

  又怕自己文化水平不够,特意把举人出身的阿思哈叫来坐陪。

  阿思哈一来贾六什么话也不说,直接将两本书丢过去。

  甚是疑惑的阿思哈看过之后,也不禁赞叹一声:“此人文笔,当代无人可共论。”

  “连你都说好,那就是真好。所谓千军易求,一将难得,此等人才必须网罗会中为我所用。”

  一直以来贾六都惦记有人能够把他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