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14章 少爷出生有异象_大人,得加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五五分?”

  老富心头一动。

  其上任领班军机大臣后可不是光顾着打拳,而是实实在在想替大清做事的。

  而大清如今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湖广的番贼,也不是台湾的天地会反贼,更不是八旗内部的分裂,而是巨大的财政亏空。

  老富深信,世上没有钱解决不了的事。

  有钱,就有兵有粮,有能战的军队,有稳固的统治。

  没有钱,甚么都不是。

  当初他之所以参与对乾隆的反攻倒算,除了为那拉后报仇,也是想将乾隆拉下来,要不然再任其由挥霍,大清迟早要被这个败家子皇帝败光。

  现在败家子被他控制住了,那自然就要重新整理财政。

  国库税收问题,老富同户部尚书永贵有过研究。

  现下大清的赋税收入,除各省田赋、盐税,大小官捐外,最大的收入就是来自于广东的粤海关监督。

  也就是六子贤弟口中的南洋一口通商。

  田赋、盐税是固定的,大小官捐虽不固定,但所得每年最多数百万两,这两项加一起国库一年财政收入在三千万余两左右。

  然而,光是负责与海外各国贸易的广东十三行,去年上缴朝廷的税银多达六百万余两。

  这笔钱加上对扬州盐商卢家的查抄,才堪堪撑住了四川、湖广用兵。

  因此,理论上若是天津也开口通商,每年能为朝廷带来的税银最少也能有五百万两。

  就是对半分,也有二百五十万两。

  这里开点源,那里挤一点,财政的亏空总能一点点抹平。

  想到这里,老富开始盘算北洋通商的可行性起来,甚至想将这个通商权力从直隶收归中央。

  五五分的不行,起码三七才行。

  贾六不担心老富不肯松口给批文,老话说的好,敌人支持的我们要反对,敌人反对的我们要支持。

  废除多口通商的可是乾隆,如今是老富当政,还能走乾隆的老路?

  真继续照搬乾隆的政策,那兄弟二人不是白干了么。

  而且,贾六要的更多,有件事他必须点一点老富。

  “南洋通商实是巨利,每年不会少于五千万两数,然朝廷得到的税银不过是小头,大头在那十三行手中。”

  这一点贾六没有虚报,事实情况就是如此,清廷在广东的一口通商可是造就了一大批世界首富。

  事实上在鸦片战争之前,清廷同西洋各国贸易都是顺差净赚,每年欧洲人辛苦在海外挣的白银大半都流到了中国。

  问题是,清廷从中仅仅拿到了一两成,属真正小利。

  大利哪去了?

  自是在那帮行商手中。

  “十三行?”

  老富想到什么,打开抽屉,从中找到一份粘竿处几个月前关于广东十三行的调查报告。

  报告主要是说十三行与洋商的交易方式。

  非常简单,即十三行组织人手从内地采购茶叶、蔬菜、陶瓷、丝绸、银器等中国特产,通过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