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12章 朕退位了_大人,得加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12章朕退位了

  共和制,贾六个人喜欢,但对他的子孙十分不友好。

  立宪制,他个人不喜欢,但对他的子孙相当友好。

  为人父、为人爷、为人老太爷的,哪个不想儿孙太太平平的过好日子

  所以,关于未来国家之政体,贾六最终选择的是立宪制。

  如此才能最大程度保全他的后代子孙。

  算是重生以来在这个时代的唯一私心。

  小小的那种。

  立宪并不影响这个国家以超快速度向前发展,因为中国的底蕴决定这个国家只要不落后太多,随时都能实现弯道超车,更何况在贾六的主持下工业、商业、科学已经全面奠基发展,最多十年绝对能将英法甩在屁股后面。

  那为什么要搞出共和来,直接宣布立宪不就得了么?

  原因很简单,六皇帝需要外力来推动国体制度的改革,同时也需要外力来促成他的“姓氏革命”。

  要的是那种顺理成章的感觉。

  立宪还是共和的大讨论在六皇帝的指使下迅速开展起来,为此内务委员会暗中给南北方官绅代言人给予若干资金支持,甚至提供若干思想模版。

  大江南北,充斥着无数五十万。

  舆论,实际是官绅的声音,与普通百姓无关。

  毕竟,贾六这会连国家实际统一都没能完成,更休提普遍教育,开启民智了。

  因此,官绅的思想才是当下这个时代的主流。

  只要得到大部分官绅的支持,思想这一块就能获得统一,进而影响政治、军事,尽可能减少战争带来的不必要内讧和损失。

  共和的基础是革命,想要证明共和不行,就得证明革命有害。

  山东学政翁方纲在《维新日报》发表文章称:“伸民权平等自由之风,协乎公理,顺乎人心,将来全世界推行之,乃必然之事.中国若服革命之药,则死矣。”

  这是第一篇发表在维新朝廷官方报纸上关于思想大讨论的文章。

  翁学政的文章驳斥南方弥漫的革命气息,认为革命派不流血无以成功的观点是错误的,极容易让中国陷入长期内战。

  “倘若无皇帝,则大总统何人为之?所谓推举,推何人?何人推之?百姓大字不识一个,何以推举?.无外乎兵强马壮者为之。今日赵总统,明日钱总统,后日孙总统,将来之中国必定军阀混战,唐朝藩镇之乱,为期不远矣。”

  文章发表后,翁方纲立时被浙江的光复会指为“保皇派”,说翁方纲是爱新觉罗的走狗,是满洲治下的典型奴才思想。

  为了平息革命者对自己的误解,经请示皇帝陛下允许后,翁学政旋即在报纸上提出虚君建议,认为中国需要政治统一而稳固的象征,那么由皇帝担任这个象征再好不过,一来可以避免南北内战,二来可以避免皇帝专制。

  虚君建议的具体就是立宪,国家大政由议政院、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