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五十五章 一边诈骗一边忽悠_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初平元年的三月发生了很多事情。

  河内太守王匡弃城而走,率本部两万大军渡过黄河,撤到酸枣,与联军汇合。

  酸枣联军接近二十四万人马。

  轲比能率军拿下怀县,河内全境进入了刘襄的口袋,安平军的防线推进到了怀县,便不在向西,那边不好防守。

  怀县以西,箕关以东的黄河北岸七县,张郃前后两月迁移了三十万人,用以充实并州北部,有一批士族大户,沿河道逃往兖州,安平军并未拦截。

  曹操突袭郯县,陶谦全家被杀,徐州落入袁绍之手,起兵六万,来到酸枣会盟,关东联军的盟主终于到位。

  袁氏两兄弟全部起兵,彻底激起了董卓对汝南袁氏的怒火,已经迁到长安的袁隗,以及全家三十余口,尽被诛杀。

  汝南袁氏分裂,袁术势力大涨,刘表在襄阳增兵,并迁治所于襄阳,夺回南阳的意图显露无疑,荆州南郡与南阳郡彻底分裂。

  袁绍除了名声,并未得到太多实际的好处,反而要供应酸枣二十多万联军的军粮补给,有苦难言。

  徐州负担加重,人心不稳。

  袁绍的到来,使董卓倍感压力,再次加快了迁民速度。

  四月初,几百万人尽数迁走,黄河以南的洛阳周边两百里被焚烧一空。

  留董越屯兵渑池,段煨屯兵华阴,牛辅屯兵安邑,自己则出发返回长安。

  关东联军,安坐不战,曹操起兵追逐,直入洛阳废墟,结果补给被断,全军哗变,只剩五百余人愿意相随,心灰意冷,撤军回头,从此再不言讨伐国贼之语。

  这个月可以说是关东联军讨伐董卓的分水岭。

  董胖子回到长安三辅,内心安定,准备要反攻关东人了。

  而屯驻酸枣的联军摩擦加剧,随着军粮的减少,各部都起了小心思。

  其实现在压力最大的是刘襄,董卓脱身而走,直面联军的就成了他,谁也不敢肯定那帮关东人会不会北上,黄河防线愈加警惕。

  刘襄再次聚集幕僚商议对策。

  其实,前几天刚聚过一次,商讨关于尚书、中书的问题,大家一致认为不可设立,他虽然有开府和录尚书事的权力,但不代表可以公开设立尚书台这种中央机构。

  僭越形同谋反。

  关东联军不远,不可给人口实。

  设立一个前人没用过的门下省,用来管理私产,无可指摘,尚书和中书就算了吧,三州民政还是任命刺史管辖为好。

  推行三省制的计划暂时搁浅。

  这次的问题更重,荀彧、沮授、田丰、袁涣等人沉吟半天,都在思考关东联军的下一步动态,以及应对之法。

  董卓退得太干脆了,有些出乎他们的预料。

  崔奕对这帮人的沉默有点不耐烦,起身请命:“主公,某愿带骁骑渡河,去南边揍他们一顿,给他们个教训,让所有人都知道知道,我军可不好惹!”

  刘襄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