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一十九章 应天时而定战法_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灾降临,生计无着,人祸煎迫,断绝活路,底层百姓活不下去了,自然要起乱子的,难道要让他们老老实实的饿死?

  不可能的,那是违反人性的。

  偷盗、抢掠、聚众、谋反。

  社会动荡,生灵凋敝,愈演愈烈,恶性循环,最终必定玉石俱焚。底层百姓死难者众,上层阶级也好不了,天下大乱,谁都跑不掉。

  这种道理,很多人都知道,仁人志士高声疾呼,要善待百姓。可怎么才算是善待百姓呢?是多娶几个小老婆还是多收几个家丁啊?是多修几个桥还是多开几个粥铺?

  都不是。

  善待百姓就是要把上层阶级的利益,分一点给底层百姓,让他们能活下去。

  知道这个道理的人也很多,但想分他们的利益?

  不行!

  既得利益者阶层的集体惯性,就像山洪爆发的时候,其中的几滴水想停下来是没用的,洪水会裹挟着一切杂物,倾泻而下,难以遏止。

  这叫积重难返!

  任何一个封建王朝都逃不开这样的恶性循环。

  所以刘襄一丝改革的念头都没有,他要推倒重建。

  世家大族就是他最大的阻力,毕竟要在他们身上割肉。

  还好,幽州偏僻,胡汉杂居,世家的力量并不大,那里是公认的边鄙之地,让他聚集起了起步的力量。

  现在,他要图谋冀州了,这里被张角祸害了一遍,后来又被他借着黄巾之名祸害了好几年,就算如此,世家大族的力量还是不小。

  需要再杀一茬!

  借着反贼的名头杀掉一部分,选择性的吸收一部分,利用元从大将和出身低微的军勋集团压制他们的崛起,剩下的就是敌人了。

  这就是他面对世家的办法,没有办法中的办法。

  他真想把世家大族之人都宰了,来一场彻彻底底的阶级斗争,可实际情况不允许,他做不到。

  他得学会妥协。

  否则,会死。

  大军调动,刘襄骑在赤菟上胡思乱想。

  其实冀州最大的力量是宗室,中山国有中山王刘稚、常山国有常山王刘暠、赵国有赵王刘赦、河间国有河间王刘陔、安平国有安平王刘续、清河国有甘陵王刘忠,都是王爵封地,冀州九郡,王国占其六,只有魏郡、巨鹿郡、渤海郡三郡是名义上的中央直辖。

  而渤海郡才刚刚除国十六年。

  不对,刘襄反应过来,安平王刘续大逆,四年前除国了,冀州有四个郡了。

  汉代的王爵虽然不像春秋战国的时候一样自治,但也比后面几个朝代的权利大得多,他们有募兵权,有铸币权,他们的食邑不用上缴国库,一个一个,脑满肠肥,都是趴在百姓身上的吸血虫。

  朝廷派下来的官吏,是他们的属下,是来帮助他们管理封地的。

  当然,也是来监视他们的。

  自己假托黑山黄巾之名占据中山国、常山国、赵国,中山王刘稚、赵王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