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零一章 月如钩_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襄已经走在通往范阳的路上了,在斩刑还没结束的时候,他就出发了。

  带着一千四百骑兵,两千多辆挑选出来的大型辎车,拉着两万多老弱妇孺。

  五十里路,走到晚上也没走完。

  眼见着太阳就要落山了,刘襄无奈的叹了口气,对身边的赵云说道:“子龙安排扎营吧,此处距离范阳还有二十里,今天是赶不到了。”

  “主公若是着急,可带宿卫先行,某带着百姓在此宿营便可。”

  刘襄摇摇头:“并非着急,只是用了这么多辎车,行军速度却如此缓慢,心中不爽利,念头不通达。”

  赵云爽朗的笑道:“主公仁德,不忍催逼百姓,才会行进缓慢,千万莫要介怀。此事,非不能,实不愿也。主公爱民如子,黔首百姓心中感念,今日之事必传为美谈,仁德之名,当为天下敬仰。”

  刘襄回头看着已经下车,在越骑的指挥下,缓慢建立车阵,准备露营的百姓,颇为无奈的说道:“老的老,小的小,病的病,弱的弱,哪敢强行催促,吾怕他们死在半道上。”

  赵云突然有些感慨,苦涩的说道:“这满天下的上位之人,有几个在乎过百姓死活。”说完又振奋起来,朗声说道:“如此,更加彰显主公仁德,与其他之人不同,亦是云之幸运。”

  这几天的经历,让赵云对刘襄的认识,更加清晰。

  主公这人,杀心很重,但对百姓,是真的爱护,单单一句仁德,已是不够,乃是赵云平生仅见的,爱护百姓之人。

  主公有时会嫌弃百姓蠢笨,但他是真的把黔首百姓当人看,他发自内心的尊重每一个人。怪不得军中士卒如此用命,即便是那些新兵,也愿为主公而战。

  他还听说了,主公为了向百姓谢罪,代替军中士卒挨了鞭刑,又补偿了士卒犯下的罪责,免了他们的死刑,当真是仁德恩义,如此品德,自然军心归附,士卒效死。

  嗯…主公对敌人是真狠,说灭门就灭门。这样也好,这个世道,不狠一点,活不下去啊。

  想我赵云,成名十二载,蹉跎了十二载,如今,天幸得遇明主,那就跟随主公,闯一闯这污糟的世道。

  赵云在感慨,刘襄在无奈,百姓在立营。

  虚弱的太阳在地平线上挣扎,一弯如蛾眉般的新月,在太阳的上空,悄然现身。

  随着太阳愈发虚弱,天上的繁星逐渐显露,群星争辉的时辰,就要到了。

  刘襄抬头仰望星空,依稀辩识出几个著名的星座。

  正在他想寻找更多的星座之时,一匹快马出现在远方,直奔刘襄的所在而来。

  几个宿卫骑士纵马迎了上去,认出是送信的缇骑,就簇拥着他,来到刘襄面前。

  “禀报将军,涿县军情。”

  “下去休息吧。”

  刘襄接过由宿卫转递的军报,打开查阅。

  王兴、严纲联名呈文:九月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