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七八章 游士之沛救世端(五)_战国野心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管是“公所”还是“政之府”,这都是有些古怪的叫法。

  对当地民众来说并无区别,他们不需要体会其中的意思,只需要知道大家都这么称呼即可。

  叫的人多了,叫的久了,自然也就成了每个人都知道的东西。

  于长桑君而言,这些名目就有些不同的意味。

  他并不知道这只是适从后世抄来的名字,所以他便从这个时代解读出了许多传统的味道。

  听到人说乡公所三字,长桑君心道:“我曾听闻墨子谈尚贤之世,要举公义而辟私怨。公之一字,必取自此。”

  “所,处也。尝读郑伯克段于鄢,谈及姜氏曾言:姜氏无厌,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这里的乡公所,也是为民众早为之所,聚集公义而辟私怨之地。况且民众无厌,乡公所以砖石而建,必使民众心中欲念如藤蔓滋生,欲置土坯茅草。墨家功利,这名字取得极好。”

  他博学多闻,自然不是那些不曾读过《左传》之类的人,每个适从后世抄袭来的词汇,他都能从《诗》《传》等中找出根由,越想竟越合情。

  政府二字,更不要提,不消他,便是弟子秦缓也能体会到其中的九州滋味。

  与他同行的年轻人,一路上虽不知长桑君身份,却见其博闻多智,又游走四方,西秦东齐竟都去过,这于此时已可算作惊人。

  或有人好奇,询问说:“长者年迈,又步履九州。我听闻适加入墨家之前的两位夫子,也曾游历九州,难道长者没有见过吗?”

  这是市井间最为难解的一个传闻,长桑君亦有耳闻,心中早已好奇。

  他走南闯北,四处行医,多与世间风云人物相交,却还真的没有听说过那所谓唐汉与赛先生二人。

  面对好奇,他只道:“那二人如龙,我不曾见,若得见,我必拜二人为师。”

  众人一路听他说的许多见闻,知其本事,不想这样人物也对那二人心折,更是赞叹,或有遗憾。

  一行人边说着,边沿着一条踩踏出来的、铺满了碎石和砂泥的小路来到了近滕乡最为热闹之处。

  秦缓初见,便忍不住赞道:“食肆商所言不虚,这里熙攘如有蜂群,不需打听,也知道哪里就是。”

  一排崭新的红砖瓦的房屋耸立在街市的中央,长约十余丈,间隔出许多小屋。

  上面的瓦片铺设的整齐,即便有雨也会沿着瓦沟滑落,并不会渗水。

  其下是一片平整的青石路,隐隐可见瓦檐雨滴下坠给下面青石缝隙间的黄沙留下的伤痕。

  旁边立一木板,上书八字,正是“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用的是墨家内部通用的文字,绳锯木水石,皆是常用之字,秦缓读书也曾学过,因而认得。

  初见这八字,顿觉清奇,虽不如青出于蓝惊人,却也是难得佳句。

  屋檐之下,是那传闻中的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