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密的末路_唐史并不如烟1·大唐开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接到李密的来信,已经称帝的李渊乐得合不拢嘴,虽然他并非真的看重这个所谓的同宗兄弟,但他非常看重李密投降的符号意义。

  此时的李密尽管惨败,尽管落魄,但是他的身份依然是一方盟主,李盟主向李皇帝投诚,无形之中就增加了李皇帝的号召力,更何况李密的手下还有两万多人马、另外有一批依然听命于李密的城市。

  手里握着这么多人马,这么多城市的资源,李密对自己的前景非常看好,毕竟自己是带着资源入股,在李渊的政府里怎么也应该能算核心层兼大股东。对比东汉初年投奔刘秀的窦融,我李密的资源可要强多了,如果历史可以类比的话,在李渊的政府里享受个宰相级别也并非不可能!

  然而,“享受宰相级别”只是李密的一厢情愿,李密期待着李渊的盛宴,到头来却发现,李渊给他的只是俩发了霉的窝头。

  前往长安的路上,李密的错觉在继续,李渊派出的使节络绎不绝,每个使节都在传递着李渊对李密的热情问候。在使节们的共同忽悠下,李密的错觉达到了顶点,他满心以为只要到了大兴,他就将迎来自己的大时代。

  公元618年十月八日,满怀希望的李密抵达长安,在这里他没有得到想象中的鲜花,也没有热情欢迎的人群,他的大哥李渊也迟迟没有出现。在长安的宾馆里,李密成了“狗不理”。

  先前络绎不绝的使节都消失了,宾馆中也根本没有专门接待他的人。李密的饮食能凑合就凑合,能将就就将就,那架势,根本就没把李密当盘菜。

  李密总算还有口吃的,李密的士兵可就惨了,一天吃一顿饭成了家常便饭,有时甚至一天都得不到一顿饭。辛辛苦苦跟着李密投奔李渊,居然是这个结局,看来无论什么时候,投降这种事情都要想清楚了,别看广告,看疗效!

  不久,李渊总算热情地接待了李密,宾主双方还愉快地回忆了当年书信来往的日子,然后一起感叹时光飞逝,转眼间两人都年长了一岁。

  见完了面,叙完了旧,双方谈话总算进入实质阶段。李渊对李密的工作进行了安排,任命李密为宫廷膳食部长(光禄勋)、上柱国,封邢国公。

  光禄勋是干什么的呢?说白了就是宫廷打杂的,业务是负责安排调配宫廷的膳食,往好听了说是宫廷膳食总管,往难听了说就是一堆厨子和服务员的头,用现在的话说就相当于李渊家庭食堂的大堂经理!

  理想是宰相级,现实是大堂经理级。

  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为什么那么大呢?

  如果换成别人,能当上光禄勋已经算是光宗耀祖的事情,对于李密,这却是十足的耻辱。怎么说自己也是八柱国之一李弼的曾孙、显赫一时的盟主,让李盟主给李皇帝当大堂经理,这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