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杨素,你已跟不上我的脚步_唐史并不如烟1·大唐开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登基,称帝,年号也改为大业,功臣们也该论功行赏了。

  综合比较,各类排名,拥立第一功臣非杨素莫属。从在隋文帝面前打小报告,到废黜太子,从仁寿宫最后密谋,到千里出师平叛杨谅,杨素的功劳太大了。

  杨广随即封杨素为尚书令,儿子杨万石、杨仁行、侄儿杨玄挺仪同三司(勋官八级、正五品上),赏绸缎五万匹、绫罗一千匹及杨谅的女奴二十名。此时的杨素达到了人生的巅峰。但我们都知道,巅峰的后面就是低谷,这是世间的规律,谁也逃不掉。

  如果杨素的眼睛能看到身后事,那么他可能会后悔三件事情:一是一个儿子的名字没取好,二是一个儿子智商不高,三是自己看错了一个人。

  那个名字没取好的儿子就是得到封赏的杨万石,名字寓意很好,“万石”,这是高级干部的代名词,意思是将来是享受万石黍米级别的高官。名字寓意很好,可惜谐音实在太糟,“万石”谐音“完蛋”(各位可以在输入法上试一下)。最终杨家的结果真是如同这个孩子的名字一样,“万石”,完蛋!

  那个智商不高的儿子就是扯起造反大旗的杨玄感,这位老兄级别挺高,胆子也很大,居然选择在杨广二征辽东的时候起事,一个直接的后果是导致二征辽东草草收场。本来辽东城攻陷在即,然而杨玄感起事的消息传到前方,杨广只能火速回军,二征辽东即告失败。如果杨玄感没有起事,如果早一点攻陷辽东,或许征辽东就不会成为隋朝灭亡的导火索。起事后的杨玄感尽管初期非常凶猛,可惜智商不够,首鼠两端,跟老爹杨素相比,他的军事才能不足以建功立业,充其量能够搅局。不过杨玄感起事对于李渊倒是有积极意义,至少提醒李渊,“造反不能像杨玄感那样首鼠两端”。

  那个杨素看走眼的人不是别人,就是隋末农民起义的著名领袖李密。李密年轻的时候很喜欢读书,读书入迷的时候经常骑着牛,牛角上挂着《汉书》,一路骑牛一路看。正巧有一次被杨素看到了,杨素被这一幕深深吸引,上前一攀谈,发现李密谈吐不凡,仔细一问,居然还是北周八柱国之一李弼的曾孙。从此杨素非常器重李密,还把李密引荐给儿子们,杨玄感与李密的良好关系就是从这时开始。值得一提的是,当年杨素曾经问李密看的是什么书,明明看的是《汉书》,李密回答却说是《项羽传》,李密为什么要说谎呢?难道《项羽传》的地位要在《汉书》之上?后世的我们恐怕无法知道真正的原因。

  然而,一语成谶,李密的结局居然与项羽那么相似!

  说起来,杨素被杨广疏远,主要还是因为他的位置太高了,知道的事情太多了。

  如果说忌妒是杨家女人的天性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