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章 迂回打探_大唐第一女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点点头:“额...他老人家有时候说话...很精辟。”

  有个虚无缥缈的师父也挺好的,没事就可以拿出来背锅。

  这什么师父,乱七八糟的都教给孩子,李世民猜想王庾的这个世外高人师父定是个披着道袍的“流氓”。

  李世民一边拿起茶夹子夹住茶饼放到火上烘烤,一边漫不经心地问王庾:“你那天用来杀人的那把刀是从哪里来的?我从未见过这么精巧稀奇的刀。”

  闻言,王庾心中起了警惕,但眼睛不由自主地看向茶饼,好香哦,“...额,那是我妈...阿娘给我的生辰礼物。”

  “这样说来,你阿娘姓王,你阿耶姓秦咯?”李世民翻了翻茶饼。

  香气四溢,王庾被吸引得身体前倾,去吸那好闻的茶香:“当然不是,我阿耶姓王,我是王家人,我不是秦琼的兄弟,我说那些话都是骗他的。”

  你当然不是秦琼的兄弟,你可是女娃。

  李世民将烤好的茶放到纸囊中存储,保持茶的香气不会散失,“既然如此,你为何不向秦琼言明真相?”

  说到这里,李世民严肃地教育王庾:“你年纪小,又失去了双亲,没人教你,你犯错可以理解。但你现在住在李府,以后就必须读书识字,学学做人的道理。”

  见王庾心不在焉,目光一直在那些茶器上流连,李世民突然喝道:“坐好。”

  冷不丁被吼,王庾吓得一哆嗦,下意识地挺直了腰背,双目正视李世民,双手交叠放在腿上,摆出一副认真听讲的态度。

  李世民满意了,开始给她上课:“南朝刘义庆编写了一本书,名叫《世说》,其中记载了这样一则轶事:

  “陈太丘约定和朋友一起出行,他们约定正午动身,但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来,于是,陈太丘就走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来。

  “当时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约定好,却丢下别人自己走了。’

  “元方曰:‘君与家父约了正午出行,到了约定时间您却没到,这是不守信用;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愧,下车去拉元方表示歉意,但元方头也不回地进了家门。

  “陈元方七岁就懂得做人必须讲诚信,若不讲诚信就得不到朋友的尊重,别人也不会想要成为你的朋友。”

  王庾疑惑地问:“刘义庆编写的不是《世说新语》吗?《世说》不是汉代刘向所著吗?”

  “你从哪里听来的?虽说刘义庆编写的这本书与刘向所著的《世说》同名,但也不叫《世说新语》。”

  哦,原来这个时候还没改名...

  “等等。”

  李世民怒瞪王庾:“你别想岔开话题,我正给你上课呢。”

  “哦,老师请讲。”

  “......”

  还能不能让他好好地过一把老师瘾?

  真是的,碰上这么不听话的学生,脑仁疼。

  李世民按了按太阳穴,继续说道:“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这句话是说真诚是自然之理,心地真诚是为人处世的真理。

  “所以,做人处世的根本就是诚信,不信不立,这个道理你要牢记于心。”

  王庾态度非常端正:“是,我记住了,等二郎彻底收服秦琼的心,让他心甘情愿留在你的身边为你效力后,我就去跟他说明真相。”

  “......”

  敢情她不讲诚信还是因为帮他留住人才?

  那是他的错咯?

  李世民被噎得说不出话来,只觉得一口气憋在胸口,上不去下不来,堵得慌。

  他拿起冷却后的茶饼放进茶碾子的碾槽,两手把住碾轮轮轴,将茶饼想象成王庾那张欠揍的脸,用力地来回碾压。

  王庾看见他手背上凸起的青筋,猜想李世民定是把那茶饼当成了他心中最恨的人,狠狠地碾啊碾啊,碾成碎末,就像挫骨扬灰...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