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二十一章 新世界的大门打开了_开局阻止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个打入这门领域的你们,青史留名的机会总是比后来人多。”

  “理论上的研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你们在长时间的研究过程中不断的进行总结。”

  “那么接下来我就给你们讲一些实操的方向。”

  众人又都摊开了空白的笔记,等待着董良说话。

  “你们也都看了书中关于遗传的知识,虽然说龙生龙,凤生凤的概念不一定对,但是也有一些道理,基因的遗传是确实存在的。”

  “那么第一你们就可以选择用优生优育的方法选出最好的种子进行培育,获得更加良品的种源增加粮食的产量。”

  “同时由于用尽废退的存在,生物本身会触发着自己的成长,适应当地的环境,你们可以适当的改变一些生物生长的环境,来让它产生进化,由此来培育出你们想要的。”

  “或者是抗旱的,抗倒伏的,抗寒的……”

  “动植物的生长需要时间,种子的一代代繁育往往都是几年甚至数十年的过程。这就意味着你们必须要能耐得住寂寞。”

  “不过,一旦你们真的做出来了成果,并且进行推广,让地里的粮食产量大幅增加,到那个时候,却不说当代的公子王孙算个什么,千百年名声流传下去,到了后世即便是秦皇汉武,也总是让后来的人指指点点,论起得失。”

  “而你们得到的只会是赞美,比这秦皇汉武更加的令人向往的赞美。他们会将你们与神农氏所并肩。”

  “与神农氏并肩……!!”

  学生们不由自主的放大了眼睛,两眼放光,激动了起来。

  世人总是自称炎黄子孙,神农氏和炎帝也总是被联系到一起。

  能与神农这样文明的始祖相提并论,或者说,仅仅是挂上他的名字,也足以让人感到无比的荣耀。

  这些学生们现在的生物学科都早已做好了准备。

  生物比物理化学要更加的艰难得出成果,如今能够直接用于换取今生富贵的功业,无非是进行种子培育。

  但是一旦的培育下去,每一代的变化都微乎其微,完成一轮,也是好多年的青春,即便如此,也不能确定自己成功与否,也许几十年的努力都不过是竹篮打水。

  这些是在分科之前,董良就已经跟他们说过的,他们表示愿意接受。

  总有一些人愿意抛弃掉世俗的欲望,追求一些理想。

  当然董良也提前给他们做了保证,但他们从事研究的时候,自然有官府提供资金,官府给他们发放俸禄,养着他们,让他们衣食无忧,生活小康。

  所以能成功的通过检测而最终分科完毕,在董良书院中留下学习的,都是没有后顾之忧的。

  “除了最简单的选育,你们也可以通过杂交,嫁接等不同的方式去培育更加优良的作物。”

  “甚至野外生长的许多野草都可以用来进行培育。”

  “你们看这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