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章 唐伯虎真迹_我家后门能到明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章唐伯虎真迹

  “这是个什么东西?怎么这么明亮?”

  随着孙杰手中动作的进行,掌柜嘴巴开始张开,震惊等表情出现在脸上。

  孙杰看了一眼掌柜,将玻璃镜子全部取出。

  “你们刚才不是说,这天下间没有光可鉴人的镜子吗?那我手中的这面镜子,如何解释呢?”孙杰将手中的镜子在掌柜和店小厮面前晃了晃,笑眯眯的说道。

  要是放在以前,遇见这种事,掌柜肯定会认为这是在找茬,肯定会让人将孙杰逐出去。

  可是现在,掌柜完全没有这种想法。

  准确的来说,掌柜还没有来得及有这种想法。

  他整个心全都被孙杰的这面镜子吸引,哪里能想到这些呢?

  这么明亮的镜子,掌柜活了几十年,还是第一次见到。

  孙杰将镜子竖在掌柜面前,掌柜那粗糙的脸映在镜子中。

  镜子中的掌柜清晰无比,脸上的皱纹,痣点,甚至连毛孔都清晰可见。

  “天下间竟然真有如此明亮的镜子,怎得将人照的这般明亮?”掌柜在镜子面前“搔首弄姿”,语气间满是不相信。

  “这是镜子吗?这莫不是天上的照妖镜?”

  掌柜对着镜子挤眉弄眼,不断的在确认镜子里面的人是不是自己。

  在看到镜子里面的自己时,掌柜并不相信镜子里面的人就是自己。

  因为实在是太清晰了,清晰的有些过分。

  1508年,意大利玻璃工匠达尔卡罗兄弟将锡箔贴在玻璃面上,再倒上水银,研制出第一代玻璃镜子。

  这种玻璃镜子面积很小,加上工艺落后,清晰度很低。

  在当时,属于价值连城的东西,也是当时意大利的不传之秘。风靡整个欧洲,成为了当时欧洲皇室的新宠,靠着这个技术,意大利疯狂的吸卷着财富。

  明末时期,正是地理大发现之时的末尾,也有少部分镜子流传过来,但价值高昂,容易碎裂,运输不方便,使得这种镜子更加珍贵。

  明末,市面上的西洋镜屈指可数,基本上又集中在南方。

  西安府地处西北,市面上几乎没有这种西洋镜。

  西洋镜真正普及开,还要等到乾隆之后。

  掌柜自然没有见过西洋镜,就算见过,也比不过孙杰的这面镜子。

  掌柜指着镜子的手指不断哆嗦,身子就像是筛糠一样开始抖动,“天下间怎么会有这种宝物?我简直是有眼不识泰山!”

  回过神来,掌柜又急忙询问:

  “这位客官,不,这位爷,不知道这位爷何处人士啊?不知道这位爷,这镜子是从何而来的?刚才小的有眼不识泰山,还请这位爷不要见怪,您瞧小人这嘴脸!”

  说着话,掌柜甚至还作势拍了一下自己的脸。

  态度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一脸谄媚的询问着,那架势,恨不得将孙杰当祖宗供起来。

  “这镜子是我的,至于从什么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