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二章 服务业是如何崛起的 · 下_小岛经济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章服务业是如何崛起的·下

  在美索尼亚国的另一次经济会议上,本·伯南柯声称,双方的这种关系堪称最新也是最有效的经济分工的典范。

  他解释说,美索尼亚国在消费方面有一定的优势,这对整个海域都是有利的。他指出,其他任何岛屿的居民都没有这么强劲的购买力,美索尼亚人的消费能力是最可靠的。美索尼亚国拥有宽阔的道路、豪华的汽车和奢华的豪宅,所有的一切都使他们成为最有消费能力的消费者!

  美索尼亚人乐观进取,即便身无分文也敢花钱。因此,其他岛屿可以更有效地把消费外包给美索尼亚国!

  另外,伯南柯也解释说,中岛帝国最善于储蓄和制造商品。因此,他指出:“将制造业外包给中岛帝国,效率更高。”

  故事引申与大多数同时代的经济学家一样,伯南柯认为消费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最大的消费群体就是经济增长的引擎。尽情购物要比卖力工作更让人快乐。这一点连傻瓜都知道。但是,是卖力工作的人,而不是尽情购物的人,第一时间将商品放在货架上。没有产品,购买就无从谈起。一旦某个产品被生产出来,它将必然被用于销售。可能发生变化的仅仅是其购买者和价格。

  现实链接

  过去10年里,全球经济失衡是大多数重量级经济会议上常常讨论的问题。虽然人们为此发表了无数的演讲,写过长篇累牍的报道,这个问题却丝毫没有得到解决。

  全球经济失衡最明显的证据就是美国的贸易逆差。在美国历史上的多数时期,出口都大于进口,造成贸易顺差。在有些年份,尤其是接近20世纪中叶的时候,贸易顺差额还相当巨大。美国利用这些盈余在国内置办了更多资产,在国外也购买了不少资产。在这个过程中,美国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但是到20世纪60年代末,贸易平衡被打破了。自1976年以来,美国开始常年处于贸易逆差状态。

  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贸易逆差的扩大。如果没有全球经济系统对美元的内在需求,任何国家都无法长期维持这种失衡状态。各家公司和各国政府都会拒绝用商品交换无法购买任何东西的货币。

  在20世纪70~80年代,美国的贸易逆差为100亿~500亿美元,虽然数额巨大,但仍在掌控中。到了20世纪90年代,贸易逆差冲破1000亿美元关口。虽然数额大得惊人,但与美国巨大的经济总量相比,这个缺口相对不大。不过,一进入21世纪,情况就变得严重了。

  21世纪的前10年是中国作为出口型经济大国崛起的10年。在这10年里,美国的贸易逆差平均每年都达到6000亿美元,2006年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