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3章 熟悉_踏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城墙上,林繁看着大军出关西去。

  刘贲站在他边上,神色十分沉。

  应是对他先前在玉沙口被马贼烧营帐的状况不满,毛将军这次亲自出兵时,并没有让刘贲同去。

  当然,话还是很好听的。

  飞门关必须有将领驻守。

  定国公刚到不久,守备事情上,必须要有个知道状况的人。

  刘贲作为毛将军的副将,显然可以当得起这个责任。

  理由充分。

  刘贲拒绝不了,便留了下来。

  此时,看着马蹄扬起的尘沙,刘贲摇了摇头。

  “原琢磨着,事儿不好办,”左右看了两眼,确定能够好好说话,刘贲才压着声与林繁道,“没想到,都不用我想法子,毛将军自个儿就急了。”

  林繁望着远处,道:“刘将军找法子,事情大小能控制,毛将军主动出击,偏又是……”

  刘贲呵的笑了声。

  确实是这么一回事。

  他要搞事情,会掂量后果,既要达到目的,又要确保不会产生大的损失,属于雷声大、雨点小。

  难,当然是难的。

  不过,追求成效,背负困难,天经地义。

  躺着就能两全其美?

  他又不是三岁稚子,不会那么天真。

  结果,他还来不及琢磨出好办法,毛将军就因玉沙口失守而出兵夺回。

  如定国公所言,这不是一个好主意。

  比起战事的主动权,它更像是毛将军与守军在对待朝廷援军时的一把兵器。

  “毛将军他……”刘贲琢磨了一下用词,道,“我是认为,迟早的事,不是今儿去搏,冯将军到了之后,他也会搏。性格如此。”

  林繁想了想刘贲说过的话,缓缓点了点头。

  同是为先帝爷打江山,有一些封公封侯,有一些苦守边城。

  毛将军把这种差异,视作争功的差异。

  以前是,现在也是。

  此次援军到达,抹杀了守军这么多年的辛劳,成就了援军功业。

  如此思想下,毛将军即便是出身于永宁侯军中,这几年心里对老侯爷不服气,也可以想像。

  “他想搏,”林繁道,“我们拦不住,却也不能真不管,关内要做好准备,随时驰援。”

  刘贲赞同地点头。

  略一思量,刘贲道:“不得不说,国公爷好脾气。毛将军那般挑衅,都没有被激起性子来。”

  不止是毛将军那两声阴阳怪气的“国公爷”,之后提到父子对比,说林繁不比林宣敢打之类的,碰见了血性大的,当场就能跳起来。

  也就林繁,跟没有听出来一样。

  “并非是好脾气,”林繁闻言,呵的笑了笑,“而是,一旦受他挑衅,被他牵着鼻子走了,还怎么表达我自己的意思?”

  两厢说道理的时候,最忌讳的就是被情绪掌握了思路。

  这一点,在赤衣卫里是这样,在军中,一样如此。

  刘贲品着林繁的话,认真思考起来。

  投军之人,血性重,很多时候,道理没有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