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42章 青石岩之战(5)_从八百开始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团正规军可也是要求人人都会使这种武器载具,兵工厂保卫排官兵们也都会用,民兵们不会用不要紧,出发前来一场实弹训练,只要能成功将榴弹射出去别落到自己脚底下就算合格。

  还是那句老话,一个榴弹炸不死人,那就来一百颗,总有一颗是能挨着你的!

  只是,这意味着加上一个加强步兵排80人,四行团驻地这出动的近1300人需要将24门战防炮和18门步兵炮以及100挺轻机枪、120具枪榴弹、包括其所需弹药搬上战场。

  这种编制,与其说是去作战,倒不如说是一个运输队,因为除了武器装备数量看着有些吓人外,貌似并不成体系,甚至绝大多数人为了背负弹药连步枪都给丢在了基地。

  一旦遭遇近战,这4个连中的3个都只能成为待宰羔羊!

  说白了,这就是一波倾其所有的团战,打赢了推不了水晶,但打输了可就连裤衩都没了。

  不为别的,只为输出一波狠的!

  这几乎已经不是像楚少云说的那样是一场赌博,而是一场燃烧所有的焰火,材料就是这1300人的命和四行团军械仓库最后压箱底的存货。

  至于说能给日军造成多沉重的打击,楚少云心里没底,老澹台心里没底,小何老师心里同样没底。

  四行团基地最后三名主官,将会带领着做出勇敢选择的1300名中国人,去打一场原本注定有去无回的战斗。

  未来的中日双方的最高军事院校都将这场战例选入自己的教材,只不过日方多采用批判的角度,认为做出这样的选择并如此不计后果的编制,本身就是一种愚蠢。

  这会将四行团所有科研、兵工生产能力一举葬送!如果不是有如果,四行团绝不会有机会成长为整个帝国的心腹之患,只能说,运气在那个时候站到了四行团这一边。

  而中方却认为,这种行为在当时甚至未来看来,都是消耗潜力却搏一场原本不可能的胜机,是不合适。

  但不要忘了,整个中国的卫国战争的形式和这是不是也类似?还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生产力孱弱,完全不是那时日本的对手,可大部分中国人不也是犹如蚍蜉撼大树般地进行坚决的战争?

  虽然很多人都将这些学生、工人、农民组成的临时军队的胜利归功于运气,但运气从来都是给有足够勇气的人,而不会留给懦弱之人!

  不然,诗剑双绝辛幼安如何能500精骑杀入数万金军大营,俘叛徒而归?

  打赢一个战场有时候是需要运气,但其核心基础却是有足够不畏惧牺牲的勇气!

  日本军校那种批判,既是利己主义者的体现,更是一种赤果果的嫉妒!中国军校教授的点评,向来是犀利的一针见血。

  既然都说这是属于中国人的运气,那霉运的自然是日本人了。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