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5. 盗窃指南_宿命长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向于保守一些的原则,否则也绝不可能活了这么多年,虽说经历了不少磕磕碰碰,但是好歹是苟过来了不是……

  盗门法则之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一个技艺高超的盗贼,把偷东西当成是一种艺术来看待,神龙见首不见尾,但至少好歹能见个头,干这一行的,最好是连头别让人看见才好。

  所以准备工作一定要非常的充分,一个专业的盗窃团队,他们对于目标的研究时间,要远远的大过于表演的时间。

  对了,他们把偷东西看成是一种表演。和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表演者是一个性质,至少他们是这么认为的。

  李子木曾经认识过一个世界一流的盗窃团队,他们虽说人员很少,但是每一个都是有用的人,李子木也和他一起参与过一些小活动。

  不过在他们眼里的小活动,在普通人的眼里已经算是不可思议了。

  偷阿富汗首富密室里面的东西,算不算是一个非常大的新闻的了?

  不过在他们眼里,只是一个小活动而已。

  如果把这件事情交给他们去办的话,李子木已经能够想象得出他们会怎么做了。

  先是从活人入手。

  从里面从事的所有工作人员的作息时间规律习惯,比如说保安室的那些人什么时候会打盹儿,大概什么时候去一次厕所,就连讲解人员的大姨妈什么时候会来,都会调查的一清二楚……

  第二步是怎么去。

  首先是从整个博物馆建筑入手,场外的监察设备范围和工作时间,还有如何接近目标的路线,可以及时撤退的路线,这些都要规划得清清楚楚,而且还必须是可行性确定且并非单一的路线才行。

  如何接近目标,在规划路线的同时也就在做这个了。

  一般来说博物馆的建筑设计都采用对应多面体的设计,也就是一个封闭的多边形建筑,这也是博物馆定理的重要前提,那就是没有死角。

  在以前包括现在,这个原理是非常实用的,打个比方来说,一个警卫站的位置能够清楚的看到室内的任何一个角落之外,还必须要看到另外一个角落的警卫所站的位置。

  这样每一个警卫所站的位置所有的眼睛看到的范围加起来,必须将里面的每个角落全部覆盖,这就是博物馆定理,沿用至今。

  现如今非常高等级的博物馆,例如大英博物馆,依旧沿用着这一套理念,他们不仅有很多人盯着,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设备盯着。

  而没有那么高等级的博物馆,没有那么复杂的系统,不过原理大致相同,只是设备没有那么先进,人也没有那么多而已。

  进去之后,必须严格按照规划的路线行走,哪个区域的监控设备在什么时候处于什么状态,都必须了解得一清二楚。

  一是布防状态,二是撤防状态,三是旁路状态,四是二十四小时监控状态。

  然后再是怎么拿。

  目标处于什么状态,周围的保护措施有哪些,比如说展柜的设计是什么,精确到型号,每个螺丝钉在哪儿,设计的材料是什么,如何拿了不被人发现,这是每一个专业盗窃团队的必修课。

  最后是突发情况应该如何应对,总的来说,李子木虽说不用像他们那么严密,但是这一套完整的盗窃指南还是可以学习的。

  ……………………

  想偷东西吗,看这里~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