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一章 朕长那么大还没受过这种气_大唐:救了你的命,你竟然想当我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宽敞明亮的阁楼里,书柜林立。

  而案头上标注了诸多的书籍分类。

  三人入眼处,看到的就是农业。

  余下的军事,天文,科技,人文,医学,化学等等,看的三人浑身一凛。

  李预捡起一本农业的书,点头道:“书院还差点,顶多一个图书馆!”

  这还是系统奖励来的,李预闲来无事,早就把这里的书看了个遍。

  其实有很多书是李预急需的,就比如科技里面对于电的东西尚且没有。

  但仅有的这些东西都是最适合这个时期的。

  能快速的让大唐跃升不少段位。

  眼下李预已经了却了危机。

  突厥不南下,他这泾阳校尉都可以不做了。

  记住网址m.lqzw.org

  那么接下来就是把这些东西上交大唐,随后继续躺平的人生即可。

  这东西留着也是浪费。

  眼下这三人有学识,李预看着也顺眼,带着他们看看也不错。

  免得整天像个好奇宝宝,李预解释起来太累。

  李世民眼中闪光,瞬间就到了军事一栏,郑重的拿起一本书就翻开。

  只一眼,李世民就沉浸了进去。

  长孙无忌则拿起农业的书籍,手轻轻抚过书页。

  “这纸张,竟然比皇城的贡纸还要细腻!”

  “这文字,如此清晰工整!”

  胡吹了半天,发现李预正带着程咬金走向人文那边。

  自讨没趣的他只好把心思都花在了书页里。

  “咦,竟然如此!”

  “不错,不错……这是谁想出来的,竟然能这样操作!”

  长孙无忌一边赞叹,一边想吸引其他人过来看。

  结果还是没人理他。

  殊不知,长孙无忌是真的很急切。

  书里防止虫灾的方法,长孙无忌闻所未闻。

  但书里并不是苍白的叙述,而是有着按例以及详细的操作方针的。

  要知道如今的大唐防治虫患是一片空白。

  所谓的灾年并不只是气候变化。

  更多的是虫患蝗灾。

  蝗虫与民争粮,往往皆是农家辛苦一年,到头来颗粒无收。

  再加上战乱,税收。

  百姓民不聊生。

  老百姓过不下去了,那唯一能发泄的方式就只能对着官府了。

  虫患蝗灾一起,就陡增太多的不安定因素。

  税收不上来,国本动摇。

  军士无可发放的钱银粮食,那只能有奶便是娘。

  如此内耗下去,谈何兴盛。

  所以这本书开篇记载的防治虫患,乃是重要的文献记载,不亚于李预上报的土豆培植。

  更何况里面还记载了土豆虫害。

  联系到李预土豆的丰收,看来里面还蕴含了不少的智慧。

  长孙无忌怎能不激动。

  李世民本来也想看看是何等文献能让他的丞相如此惊呼的。

  怎奈手中的书太过精绝。

  从翻开书的那一页起步,就记录了兵器的制造。

  古时的兵器演化。

  从石器到青铜的进步,再到铁器的兴盛。

  而钢铁的冶炼技术,占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