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83章 大奉基建_寒门仕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求助公文?”

  “是的!大人!”

  “且拿过来,给我一观!”

  “喏!”

  陶辞和赖达源是琼州走出去的进士,所以,他们在潜意识里与故乡。有啥事,自然是先找故人。

  就他们俩的仕途来说,不是一般地顺风顺水,简直就是走了顺应时势的狗屎运。

  在金殿传胪后,他们俩顺利地进入了翰林院中进行镀金。而今年,就被安排在了工部执事。

  从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角度上来看,他们俩的前途还是很光明的。

  之所以被安排在工部任职,主要是和太上皇当年的布局有关。

  南洋一行,让李良吉深刻意识到,工业建设非常重要,重要到关乎国运。

  于是,他下定决心,欲将琼州的成功经验引入大奉,以此来振国兴邦。

  而陶辞和赖达源,就是那时被天子谴回了琼州进行深造,待他们充分了解了工业常识后,再回到工部任职。

  用意非常直白,就是要取琼州之长来补大奉之短。

  这条思路不仅正确,而且效率奇高,简直就是即插即用。

  由此可见,李良吉并不是拘泥不变的人,该变通的时候,他一点都不含糊。

  若在往年,于工部任职乃是不受重用的体现,而如今时移世易,这个职位已经成为了最受瞩目的香饽饽。

  原因很简单,元赟器重什么,什么就有前途。

  这一点,他说了算。

  他还认为,工业建设不仅要落地生根,而且还要即刻就办,不能拖延。

  故,在李良吉还未实施手术之前,就已经做好了相关相关规划,而今上的李宏裕,不过是占了个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便宜罢了。

  《控卫在此》

  规划这块,英明的太上皇也参考了琼州经验,把铁路建设排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除了水利和水库外,此项目可列为是国家级第一大工程。

  常言说的好,要想富、先修路。

  没有好交通,如何实现了?

  这可是琼州经验的最核心,马虎不得。

  新君登基后,完全继承了他父亲的‘遗志’,把大基建列为了内政的首要。

  新一年的百姓徭役,他定位了大修铁路。

  这可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没个三五年的时间,基本上是连贯不起来的。

  但,陶辞和赖达源联袂的上谏,却将此事提速了不少。

  他们认为,可以将此事全权放给地方官员们去做,谁的辖区就由谁来负责,不得虚与委蛇,也不得推辞不行。

  而朝廷的工部,则由原来的大包大揽变成了相对单纯地统领调度。他们只负责提供所需的建造材料,却不参与一个用工。

  这样的操作,不仅预防了财政上的贪墨,还会因各省同时开工而加快了建设进度,如此妙事,何乐而不为?

  那,各地的大员们会愿意配合吗?

  由不得他们。

  因为,接下来的吏考中,皇帝特地将铁路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