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章 收购变合作_重生之科技新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然早就成为外资的囊中之物。

  “既然叶老板已经说到这个份上,那我们也就不谈收购的事情了,今天就打扰叶老板了。”段钟沂说完,然后站了起来,这是要走的意思。

  “两位别急,虽然收购的事情算是结束了,但是我们也可以谈谈合作的事情,相信两位应该对此感兴趣。”叶子书也站起来,将两位按下,说道。

  “哦,叶老板说说我们有哪些地方可以合作?”他们坐下后,段钟沂问道。

  “我相信刚才两位应该也看到了我们公司的基本情况,是名副其实的初创公司,很多机构并不健全。

  目前我们公司在内地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发行渠道,但是对港澳台地区的唱片发行工作,却是存在滞后。

  贵公司正好在港澳台拥有自己的发行渠道,而贵公司在内地的发行渠道却存在漏洞,我们在发行渠道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叶子书开口说道。

  现在盛世唱片公司,不仅仅只是打通了国内的中小零售终端渠道,和国内的大型零售渠道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例如遍布全国的新华书店,和这样的巨头合作,对于快速将自己的专辑发行到全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但是盛世唱片公司目前的音乐专辑数量实在是太少了,总不能他每天都出一张,就算有这个能力,他也不愿意这么干。

  而音乐专辑数量的相对稀少,对于长期维持发行渠道是不利的,因为渠道商也是要赚钱的,如果总收入很少,他们也就不愿意了。

  这段时间主要还是因为他的专辑太火了,很多终端零售商忽略了这一点,等到热度过去,能不能维持现有的渠道,还是个问题。

  如果他能够拿到滚石唱片公司在内地的发行权,不仅能够维持发行渠道的稳定,而且还能够进一步降低发行渠道的成本。

  这个道理很简单,量大从优,只要零售商总体收入是增加的,他们不介意单张专辑的利润稍微降低一点。

  目前留给零售终端的利润空间是2元,如果他能够提供更多的音乐专辑,也许可以将这个成本压缩到元,甚至1元都有可能。

  听完他的话,段钟沂和段钟潭对视了语言,接着沉默了片刻,段钟沂说道:“叶老板所说不无道理,那如何合作。”

  “我们盛世唱片公司,愿意将自己的中文专辑在港澳台的代理发行工作,全部交给滚石唱片公司。

  相应的滚石唱片公司需要将自己的音乐专辑的大陆代理发行工作,全部交给我们盛世唱片公司。”叶子书说道。

  “那我们滚石唱片公司岂不是吃亏了,大陆这么多的人口,市场潜力很大,而港澳台人口太少,市场规模有限。

  而且滚石唱片公司的艺人很多,专辑数量自然更多,而盛世唱片公司只有叶老板一位歌手,专辑发行的数量太少了,我们获得利益也少。”

  “话不能这么说,大陆人口多是事实,但是百姓依然不富裕,具备购买了的人数并不多,而港澳台地区的经济实力强,市场潜力可不是如你所说的那么小。

  至于我们公司出产的唱片数量较少,也是事实,但是这只是暂时的,我们正在积极地挖掘新人,努力壮大人才队伍。

  合作不仅要看当前的情况,也要看未来的发展潜力,相信两位作为商业前辈,应该懂这个道理。”叶子书说道。

  “话是如此,但是潜力毕竟是潜力,能不能将潜力发挥出来,还是两说,至少目前我们是吃亏的一方,利益对等才是商业合作的真谛。”段钟潭说道。

  他就知道对方会这么说,想要轻松地谈好,可不是那么容易,于是他说道:“既然如此,我们将中文专辑在东南亚的发行权也交给你们如何?”

  “加上日韩!”段钟沂临时加了一条。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