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二十七章 筹划_重返197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实宋国甫所希望能达成的目标很简单。

  只要能在保证街面市场井然有序的情况下,实现区政府办夜市的初衷,再给西城工商分局上交点管理费就行了。再无其他奢求。

  而这个市场一旦兴隆起来,日后能为国家创造多少利税,为社会提供多少相关就业机会,当时的他完全没有这个概念。

  可就是这个不算高的目标,他也觉得实现无望,有点不切实际。

  因为毕竟干了这么久的工商,他自认为多少算是了解一些市场的经营情况。

  据他所掌握的情况,这个年头个体户卖什么,也没有卖农副产品赚钱。

  这是因为老百姓手里但凡宽裕点,除了攒钱买家电的崇高目标以外,首先考虑就是用来慰藉自己肠胃。所以农副产品的交易机动性特别大,周转快。

  但反过来,市场上的小百货类就不行了。

  眼下老百姓对待日常生活用品的态度,是能补就补,能凑合就凑合。

  像胡同里补锅的、锔碗的、焊洋铁壶的、磨剪子戗菜刀的,全有。家什不用到彻底没法修理了,老百姓是坚决不更换的。

  就是更换,不还有国营信托商店里的旧货可以抢生意吗?

  因此干这个,就赚得少而慢。要没有点野路子,能搞到便宜货源的人根本不能干,否则弄不好就得赔了。

  同样的道理,具体到服装上,宋国甫就觉得应该也和小百货的情况差不了多少。

  一般来说,富裕的人呢,要么去商店里购买成衣,要么自己买布料找裁缝量体裁衣。

  贫困的呢,要么去信托行买旧衣,要么自己缝制。补丁这东西,虽然不如以前那么普遍了。可如今在不少人的衣服上还是能见到的。

  而服装公司这边的货源呢,又只愿意批给一些残次品、滞销品。且价格能优惠程度不高,只比正常出厂价低个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

  最后再考虑到办的市场是夜市性质,每天只有短短几个小时营业时间,那这买卖可就真的很难做了。

  真为参与进来的个体户,要投入的本钱,和需要承担的经济负担的实在不轻。

  像做买卖必备的一辆拉货三轮车得有吧?旧的也得二三百块。还有进货的本儿呢?也得差不多一样的数儿吧。

  另外集贸市场的管理费也不算低。通常的情况,是小百货每天收一块五到两块,农副产品视品种不同两块到四块。

  如果按月算,小百货往少了说也得四五十,农副产品往多了算那就得一百往上。

  而办这个夜市,要想出点成绩,让上头高兴点,哪怕是每天就几个小时。摊位怎么也得收个三四十吧?何况税务局还要按季度征收定额的工商营业税呢。

  就靠卖服装公司的处理服装,来摆摊儿的交得上这个钱嘛?而且无论卖得出去卖不出去,这些钱都是必须要交的。

  所以无论宋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