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一十九节 又过了一个月_一八九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现象。易水想,同时解释到:“我和其他人讨论过了,他们同意执行秦朗的计划。”

  “其他人?”

  “陶成章、张绍增,还有陈天华。”易水提到了几个名字,然后继续解释,“我们的时间不多,这里的情况很糟糕,对军队的广州湾分校毕业生的审查一遍接着一遍,如果我们不能立即采取行动,迟早会有人承受不住压力。”

  “易先生,你正在暗示会有人出卖同志!”章炳麟的音调提高了,控制情绪的努力正在失去效果。

  作为组织的领导者,他不喜欢这个暗示,不管它是事实还是毫无根据的推测。易水理解他的感受,不过丝毫不为所动,继续陈述他知道的信息:“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审查开始以后,至少有上百人主动切断了与组织的联系。”

  “这不能证明他们会出卖其他人。”

  “迟早会有人那么做。”易水提醒到,“切断联系只是第一步,一旦这些人意识到这样做还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他们就会做得更多。”

  “但是我们挑选新同志的标准和程序很严格……”

  章炳麟依旧试图争辩,然而他的努力没有任何意义。易水已经与其他人讨论过这一点,陶成章、张绍增和陈天华的观点与他如出一辙,但问题在于,他们制定的标准和程序并不像他们认为的那样准确有效。

  只有真正的威胁才能让那些正在变得越来越多的革命者认清自己,究竟是真的想要参加一项很可能会让自己送命的事业,或者只是想要追赶最新的潮流。

  其实这是好事,只是还不够好:威胁的程度有一点低,不能让所有人认清自己。

  按照秦朗的观点,潜在的背叛者的数量应该更多。

  这是满清帝国的那些既愚蠢又无能的官僚的失误。这些人进行没完没了的审查不是真的想要找出军队里面哪些人是革命者,或者倾向革命,虽然最终他们还是能在那些惊吓过度的告密者那里得到许多名字,不过那是额外的收获。大多数官僚只是想要利用这个机会打击和赶走自己不喜欢的家伙,一部分官僚希望削弱美国人的影响,还有一些官僚的目标仅仅只是良弼。

  辅政大臣阁下是许多人的眼中钉,他太年轻,太偏向美国人,太有权势,只是他的政治对手一直缺少攻击他的机会和理由,不过现在,良弼亲自为他们提供了需要的一切:他亲自指挥了一次失败的搜查行动,毫无必要的动用了太多军队,最后,竟然擅自命令炮兵向北京城内的目标射击。

  他的最后一个举动愚蠢透顶。攻击他的官员提出了两个将会导致严重后果的推测:如果炮兵里面有叛乱份子,就会利用这个机会炮击紫禁城,危及皇帝的安全或者使他受到惊吓;或者即使炮兵里面没有叛乱份子,但是炮手可能没有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