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零一节 对华军火贸易[下]_一八九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振和哈特曼受挫了,他们已经花了两个星期,但都没能得到正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的袁世凯的接见。笔、趣、阁www。biquge。info袁世凯的态度非常明确,他现在工作非常繁忙,没有时间接见两个毫无名气的军火商,并且建议他们前往北京拜访军务大臣――如果他们打算推销军火,拜访军务大臣显然更有效果。尽管王振和哈特曼强调他们只想进行一个礼节性的拜访,然而这种声明根本无人相信。

  “这一定是那些普鲁士乡巴佬的诡计……卑劣的阴谋。”当他们俩再次研究遇到的问题时,哈特曼突然说,“他们不能出售自己的毛瑟枪,就在袁大臣面前诋毁我们,想让我们也卖不掉武器。”

  他把所有责任全都推到袁世凯聘请的德国军事顾问头上,没有丝毫犹豫,而且为此感到异常愤怒。

  在某种程度上,哈特曼的猜测非常接近事实真相,袁世凯聘用的德国军事顾问确实提出建议,希望他不要将时间浪费在两个美国人身上,并且他们也一直希望袁世凯能够劝说北京不要进口枪支弹药,而是大量仿制的毛瑟步枪装备部队――甚至还有人表示,德国政府愿意帮助中国建设一座全新的大型兵工厂。

  在这些军事顾问出发前往中国前,他们曾经得到总参谋部和毛瑟公司的明确指示,他们在中国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阻止美国向中国出售武器。正如秦朗猜测的那样,虽然柏林没有反对美国得到在中国销售轻武器的垄断权,但它仍旧会采取措施干扰条约付诸实施。

  当然,其他欧洲国家,英国、法国、俄国、意大利、奥地利……每一个有能力出口武器的国家在暗中都采取了同样的行动,只是袁世凯身边没有来自这些国家的军事顾问,他们的声音无法传进他的耳朵里。

  不过这没有任何区别,袁世凯不会接受他们的建议,并且也不准备接受德国军事顾问的建议;一座大型兵工厂,很诱人的建议,但它的诱惑力还不至于让他向北京递交奏章,哪怕只是一点建议性的只言词组。

  但袁世凯也不想接见哈特曼和王振,同样不是因为德国军事顾问的建议而是因为他觉得没有必要:清政府已与美国签署一份条约,中国只能向美国购买轻武器,因此作为中间环节的军火商就成为多余的累赘。

  而且,与这种人会面还可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袁世凯担心有政敌将事情作为攻击自己的借口。虽然这种攻击通常不会带来多么严重的后果,但至少会让人感到不舒服,而他还不打算让自己的心情变得糟糕――这会让他想起自己在朝鲜担任全权代表的那段绝对谈不上愉快的日子。

  袁世凯的想法是哈特曼和王振所不知道的,他们只能根据自己掌握的一些真实或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