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七十章 舰队出击_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摩天岭上的惨烈战况,被日本随军记者记录下来,以新闻快讯的方式发回了国内。福泽渝吉阅后,感怀伤神,为“皇军”以命相搏,视死如归的气概深深地感动;又对“支那愚昧种族”竟然如此“野蛮抵抗”,感到又是意外,又是愤怒!

  他写下一首诗,来祭奠战死的“皇军”将士,希望他们的英灵,能够“魂归靖国神社”:

  威海垒壁摩天岭,架戟林林攒锐锋。

  石破天惊炮声震,阵云惨澹啼黄龙。

  宁测骥足忽屯蹶,将军马前铁弹裂。

  将旗裂处笔折处,六尺之躯云变灭。

  马革裹尸所曾期,只见沙场满腔血!

  但是,此时在日本大本营紧急会议上,却没有这样的诗意,一阵阴霾笼罩在所有人的心头,让大家一时都缄默不语。

  大山岩的报告意味着中国有两支主力军,其实力在陆地上足以自保,而日本国内的精锐部队已经全部派出,只有区区一个师团而已。原先日本领导层幻想着能进军北京,迫使中国签订城下之盟,但从目前来看,这根本不可能了。

  更糟糕的是,日本国内已经无法再继续承受战争的重担了,贫苦的基层民众难以忍受下去,不断发生小规模的暴动,整个国家犹如干柴烈火,天皇政权更像是在火山口上煎熬,脚下是即将爆发的岩浆,而唯一寄望的只能是中国的赔款这一场“甘露雨”。

  面对久拖不决的战事,西园寺公望和伊藤博文已经开始探讨,是否该寻求一个与中国进行谈判的渠道,至少日本目前掌控制海权,应该可以勒索一笔赔款,以结束这场让人精疲力尽的战争。

  而一些强硬派则认为事已至此,一定要排除万难,坚持到底,一直打到中国主动求和才行。

  明治天皇权衡利弊,认为现在结束战争,或许是最haode时机,在面子上也说得过去,只要能得到赔款,就应该可以满足。

  因此他采纳了岩仓具视的建议,充分利用海上的优势,让海军开始广泛袭击中国沿海,包括上海等一些重要港口,给中国施加压力,同时让青木周藏在欧洲寻找中间人,能够出面劝说中国赔款了事。

  这些人考虑的基础只有一个,那就是日本海军的战略优势,但事实如何呢?

  2月25日清晨10时,刘步蟾率领着舰队,已经抵达了山东半岛以东25海里处,六艘战舰保持着10节的航速,舰上全部悬挂着葡萄牙国旗。

  这个时候,前方突然出现了一个日本船队,挂着旭日旗,大摇大摆地靠近过来。

  严格的讲,因为军舰已经回国,中国与葡萄牙之间的协议早已废除,此时悬挂葡萄牙国旗是违反国际法的。

  但为了达成攻击的突然性,丁云桐考虑让军舰全部悬挂葡国旗帜,至于葡萄牙会不会抗议?管他呢,这个时代实力至上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