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二十章 准备打击暹罗_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月27日,丁云桐正式颁布圣旨,宣布废除"大清"的国号,改称为"大中华帝国",简称为"中国"。

  但在另一方面,丁云桐自己仍然保留"光绪大帝"的名称。这有个很重要的原因,长久以来,所有的学生,工人,农民,包括那些近卫军,一直被灌输要誓死效忠"光绪大帝",如果改变这个名称,会在潜意识里影响人民的归属感,极大的削弱洗脑的效果。

  设想一下,本来人人高喊"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

  突然一下子改成"毛总统万岁!",喊起来岂不别扭,人还是那个人,官也是最大的官,但神圣感就没了。

  第一件事改国号搞定之后,第二件事,该是考虑对付南方那个跃跃欲试的"周润发"了。

  其实,在北京会谈时,内务部就报告暹罗大臣进了日本使团驻地,从那个时候开始,丁云桐就在考虑如何有力的打击暹罗。打击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得到老挝和高棉(柬埔寨)。

  在前世的历史上,这两个地方zuihou都被法国夺走,成为法属印度支那的一部分。但这一世却大不一样,法国在中法战争受挫后,彻底失去了在中南半岛进行扩张的雄心,那么这些土地就成了丁云桐志在必得之物了。

  老挝的矿藏资源非常丰富,其中黄金储量尤为可观,但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勘探和开采。老挝人把自己祖先居住的地方称为“黄金大地”,人们赌博、斗鸡都用金条来做赌注。古印度人也认为这块土地富藏金子,而且老挝古都琅勃拉邦的旧名取为香通,就是“金城”的意思。

  至于高棉(柬埔寨),不但拥有大量柚木、铁木、紫檀木等贵重木材,而且是个鱼米之乡,水稻种植面积广,气候适宜,水量充足,稻种精良,可以一年三熟。

  这两个地方,一个是金山,一个是米仓,让丁云桐实在垂涎三尺。只有彻底摧毁暹罗的抵抗意志,才能为将来夺取两块宝地奠定基础。

  为此,丁云桐特别制定了"庐山jihua"。

  所谓"庐山jihua",指的是当暹罗主力向老挝北方三邦进攻时,中国用一支强大的内河舰队,从中国的澜沧江出发,顺流而下,穿越湄公河,直扑老挝首府万象,将老挝与暹罗本土隔离开来,从而切断暹罗陆军主力后路。丁云桐觉得这个顺流千里的意境,非常符合李白的<观庐山瀑布>诗,"飞流直下三千尺",所以就命名"庐山jihua"。

  在中法战争中,法国的内河舰队曾经一度让中国军队闻风色变,给丁云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前世法国也曾经把这支舰队派到曼谷湾震慑暹罗。

  所以,中法战争还没结束,丁云桐就开始规划建设一支内河舰队,用来控制湄公河。湄公河流经缅甸、老挝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