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63章 ∶出列!情势!_开局在大唐迎娶长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秦文远大怒,传令报务室联络东北驻军,电令卢青凌和罗士义率军驰援高句丽,十数日时间过后,东北传来电讯,却是卢青凌和罗士义两军出击之后,分别于“北汉山”和“咸兴”两线击溃新罗军并乘胜攻入新罗国土。

  此时、摇摆于高句丽和新罗之间不定的百济国,见高句丽背后有秦家军此等强援,竟是依附高句丽对新罗军发起攻击。

  “登州”水军衙门接徐天电令,使数艘战船于新罗腹背“蔚州”海域摆开攻击阵势。

  新罗三面受敌,情急中,新罗王与大唐于此的驻军统领薛仁贵商议解决之法。

  薛仁贵这厮面色淡定而道。

  “大王无须慌乱,想徐家军贸然出兵已然犯下欺君之罪,我等联名上表朝廷,请求皇上派兵平乱。”

  新罗王接受薛仁贵建议,速使八百里加急军情向大唐朝廷求救。

  秦家军攻入新罗国境后,兵临“咸兴”和“北汉山”两座城池按兵不动,却是背地里将渊盖苏文余党一网打尽,使高句丽国再无内忧。

  百济国当然随徐军行动,也是屯兵于两国边境对新罗国虎视眈眈。

  薛仁贵引唐军和新罗军坚守城池不出,无非施缓兵之计待朝廷消息。

  此却是历史上,也就是大唐贞观十八年七月李世民亲征高丽的起因。

  此段历史却是因秦文远的穿越变得面目全非,使原本为高句丽国渊盖苏文专制国政,伙同百济国攻破新罗国四十余城,谋绝新罗入唐之道,新罗国上表向大唐求援,李世民遣使高句丽劝告渊盖苏文罢兵,遭到拒绝后,遂传旨御驾亲征高句丽的史实。

  秦文远穿越使历史轨迹发生变化,如今的高句丽乃是高氏王女儿高琴为国主,执政之后多是致力于民生发展,无意与百济、新罗两国发生争端,奈何总有国中不满女王统治的臣子私下与渊盖苏文余孽伙同,挑唆百济、新罗两国对高句丽国累行骚扰,好在百济王忌惮秦家军势力不敢妄动,新罗国王却是听信薛仁贵保证,方使军对高句丽政权展开打击。

  历史的变化自有它的轨迹,便是起因、过程、结果不同,然、该发生的事总会发生。

  朝廷接报薛仁贵和新罗国上表求援的奏折,李世民速宣召诸臣入宫议事。

  太极殿上,有翰林学士宣读薛仁贵和新罗国的奏章,使朝臣得知发生于新罗国的战事。

  因平乱薛延陀部和西突厥部有功,接替李靖任兵部尚书的徐世勣出列奏道。

  “皇上;新罗国之情势,臣以为当使齐王秦文远解之,方能使朝廷不费一兵一卒而使事态平息。”

  秦世勣话落,任城王李道宗接过话题,殿上慷慨陈词。

  “皇上;臣以为秦大人所说不可,如今新罗国遭遇变故与徐家军不无关系,此点薛仁贵的奏章里已然说得一清二楚,如是使齐王秦文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