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五章 一连串大饼_厂公请就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胡子语速有些快,一直在说、在安排,似乎忘了征求宋歌的意见。

  为《射雕英雄传》补拍武功特写,宋歌没表态同意。

  为《永乐英雄儿女》动作指导,他也没明确答应。

  应该说是都没机会表态。

  大胡子霸道惯了,姿态有些高,然而今天还真不是。

  他是要一口气把话说完,重头戏放在了最后头。

  三天前他从胡军那听说宋歌在找经纪人,立刻就紧张了起来。

  没想到这个新出道的大漠乡巴佬,这一套学得挺快。

  这还真不能大意,所以他立马又联系了他的主要投资人,华夏集团蒲总。

  之前以及未来的几个大项目,他都是主要投资人。

  关于宋歌,该说的之前说过不止一次,蒲总都已经了解。

  这不是个小话题,不仅仅是如何利用好一个新人。

  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这是今后的道路选择:是继续用明星花架子演绎武侠,还是趟一条新路,将宋歌这样的人尽快用起来。

  对于投资人和制片人而言,拍戏是生意,追求的是最终的利润。

  这几年翻拍金庸戏,无论情怀如何作祟,可以说相比较以往港台的版本,制作是精良得多。

  这一点连金庸都充分认可,毕竟投入规模在那。

  然而出来的口碑是两极的,《笑傲江湖》播出后,被吐槽主要集中在选角上。

  男女主演都是熟悉面孔,大家都知道两人是文艺戏出身,花架子都不像,塑造的形象缺乏说服力。

  反观电影《笑傲江湖》就很受欢迎,因为是李连杰出演,一个眼神一个架势都有说服力。

  制作方当然明白选角尤其重要,选择令狐冲时几乎将国内适合的男演员都试了个遍。

  一开始用的是邵兵,开拍后换人,胡军都去试过镜,虽然没成功,但早早预订了乔峰。

  大陆版《笑傲江湖》不能说失败,但无论从口碑和商业上,都没有预想的成功。

  然而可调整、选择的空间并不大,所以紧接着拍摄的《射雕英雄传》还是沿用旧的思路,甚至男主都没换。

  但制作更加用心,大漠戏部分甚至原班人马聘用了《成吉思汗》剧组,全员蒙古演员。

  用心就能获得更多认可吗?

  这可未必,《射雕英雄传》还有几个月才播出,内部试映的效果并没有超越《笑傲江湖》。

  或许启用宋歌,把一些真功夫加进去,能提升些口碑。

  在拍《天龙八部》时,投资方和大胡子换了思路,主要角色都启用不太知名的演员甚至新人,希望减少刻板印象的影响。

  从定妆照上网后的反应看,还是比较成功的,反而是大家相对熟悉的林致颖评分最低。

  蒲总有过判断:“港台金庸戏越来越没意思,咱们虽然换了新鲜血液,但照着这个趋势拍下去,观众的新鲜感一旦没了,关注度也就没了。”

  那么如果能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