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9章 崇祯的愤怒_奋斗明末之有个客机空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京师紫禁城,乾清宫。

  崇祯帝在他的御书房中走来走去,不时叹息道:“虏兵这样深入畿辅,如入无人之境,怎么好啊!”

  过了一会,又自言自语道:“唉,这个卢象升,一点用处也没有,竟然任凭鞑子肆虐京畿,实在是太负朕的信任了!”

  想了片刻,他提起朱笔下了一道谕旨,准备切责卢象升畏敌避战,劳师无功,将他兼的尚书之职降了一级到侍郎,并收回尚方剑。

  这就是崇祯的性格,对卢象升的信任来得快,去的更快。一时半会见不到成效,马上不耐烦了,很想找一个人代替卢象升总督天下援兵。

  崇祯刚写好谕旨,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拿着一个文件走了进来,恭恭敬敬地放在御案上。

  崇祯害怕又有了不好的军情或灾荒,狐疑地问:“什么文书?”

  这个太监刚走,秉笔太监王承恩拿着一封奏疏进来,恭恭敬敬地放在御案上边。

  况且,他想着大臣中威望高,经验多,将来能够替他坐镇辽东抵御清兵的只有洪承畴,他最好还是原谅他的小过,使他更知道感恩图报。

  很快,王承恩就拿着崇祯口授的令刘宇亮替代卢象升总督天下勤王兵马的诏书走了出去。

  “高监军奏卢象升拥兵避战,坐视虏骑深入,京畿糜烂。”

  今天看到潼关有紧急塘报过来,崇祯不由地期待,也许是李自成和刘宗敏等“巨贼”的死尸已经找到了?

  但是他的这个希望只在心上一闪就消逝了。如果是找到了“逆贼”的尸首,新任陕西巡抚和潼关道都会有急奏到京,司礼监甚至内阁的人早就过来报喜了,牵无声息送来的塘报,要么不重要,要么就是噩耗。

  “好,真乃大胜也。可惜是那个什么振明军所为,一支反贼军队都敢和鞑子野战,卢象升的天雄军却裹足不前,真是可恨。”没想到崇祯又记恨上卢象升了。

  “启奏皇爷,这是大学士刘宇亮的奏本。”王承恩回道。

  但是事已至此,他只好打开看了。站在他身旁的太监和宫女看见他的神色更加难看,眼睛里燃烧着怒火,鬓角有一条青筋轻轻跳动。

  下午时分,司礼监值房又送来了两份紧急塘报。

  刘宇亮是个文臣,崇祯也不求他能够带兵冲锋陷阵,但愿他能够以首辅的威望去到军中,激励一下勤王大军的士气,诸将不再畏缩不前,各州、县不再遇见清兵就望风瓦解。

  塘报很简短,只有一句话:闯贼未死,已经逃入商洛山中,近日出来袭击了周边县城。

  过了好长一阵,他重回御案坐下,提起朱笔,打算下道手谕,将洪承畴严加责问,官降三级,将孙传庭逮捕进京,交刑部从重议罪。但又想了想,把笔放下了。

  不过当前鞑子势大,卢象升虽然阻敌不利,但毕竟也是个知兵的,宇亮以首辅之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