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6章 陕西巡按_奋斗明末之有个客机空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6章陕西巡按

  西安城,巡按御史衙门。

  陕西巡按任怍正在翻看葭州上报的关于州衙同知姚履被害,请求巡按衙门对府谷县进行监察的文书。

  明朝正式确立御史巡按制度,设十三道监察御史一百一十人,再从他们中选派巡按御史。

  从十三道监察御史中选派巡按御史十分严格,每名巡按御史的产生,都是先由都察院选出两名候选人,引至皇帝面前,请皇帝钦点一名。

  十三道监察御史平时归中央都察院管理,但在履行职能时又不受都察院控制,直接对皇帝负责。

  按照明朝的官制,监察御史只有正七品,也算是七品芝麻官。

  可是在明朝官场即使从二品的布政使、正三品的按察使,见到巡按后也要毕恭毕敬,甚至“俯首至膝”。正五品的知府、正七品的知县见到巡按后,有的居然还长跪不起。

  就是因为监察御史在巡按地方时,他代表的是皇帝,正所谓“代天子巡狩”。因此拥有很大的权力,“所按藩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

  当时朝廷为了惩治失职官员,赋予了巡按六品以下官员直接拿办,五品以上可以可以奏请朝廷惩处。

  另外,监察御史虽然隶属于都察院,但实际上他们直接对皇帝负责,可以直接向皇帝奏事。

  明朝中后期开始,随着吏治败坏,巡按的监察权不断扩大,开始有了干预军事的权力,甚至可以调兵平叛。所以没有地方官员不惧巡按。

  御史任怍看完了葭州州衙的文书,本来他巡按全陕西,事务繁忙,对一个小小的正七品县令,的确还没什么兴趣。

  不过前段时间,同在监察院任职的郭晟御史给他来了封信,请他方便的时候纠察一下他族弟被杀之事,也涉及到了这个府谷县令。

  “这个叫林峰的县令胆子挺大啊,郭御史的家人、州衙同知都敢杀吗?看来是得找个时间去趟府谷了。”任怍自言自语道。

  巡按御史虽然权势滔天,但按照明朝以小制大的惯例,他们不仅级别低,连属官都没有,只能就地招两个书吏之类帮助处理下文书。

  于是任怍把他在当地招募的一个书吏叫了进来问道:“这个府谷县令林峰是什么人,你有听说过吗?”

  “回大人,小的听说过,林峰是去年六月才来任职的县丞,因为征收两税和剿匪表现突出,受到巡抚衙门孙抚台的赏识,而被快速提拔成县令的。”书吏回答道。

  “哦,这个林峰看来还是个干吏啊,又是孙巡抚提拔起来的,那还得慎重一点。”任怍心里暗想道,他自己也才是个七品官,但评价一个县令为干吏,丝毫没有觉得有何不妥,这就是巡按的牛逼之处。

  考虑了一下后他对书吏说:“你去收集一下跟林峰相关的文书,还有葭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