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章 编制_反清:从大明秽土转生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章编制

  而朱靖安在接管军队之后,首先要考虑的,便是明军的编制问题。

  军队的编制不是主将一拍脑袋,然后就能决定下来的事情。

  必须得根据敌我的相关情况,来进行具体的考量。

  比如说我军的军械装备状况,敌我双方的战略战术,战场上的战斗方案等。

  一只军队的编制需要根据这些来进行制定,而不能靠拍脑袋来决定。

  就比如说,你一只纯冷兵器部队,却是非要按照火器时代的班排连营的编制进行编组,那你不有大病吗?

  冷兵器部队和火器部队的战术战法,战斗方式,战斗阵列,等都是截然不同的。

  之间的差别极大,编制如果混用的话,肯定是会出问题的。

  而明军现在的情况就是,军械方面几乎全部都是冷兵器。

  为了适应军队的武备,明军在战时的军阵,肯定是最适合冷兵器作战的密集阵列。

  结合以上条件,朱靖安决定先照抄一下前明的营哨募兵以及卫所的军制。

  再将两者结合一下,编一套适用于现在的明军的军制出来。

  不是朱靖安做事草率,这么轻易就决定了明军的军制,而是就眼下来看,确定军制,对现在的明军来说,是一件非常急迫的事情。

  因为,只有先将军队的编制给捋顺了,才能继续推进接下来的事情。

  不管军制是好是坏,是先进还是落后,有肯定比没有强。

  当然了,这肯定不算抄袭!

  毕竟,孙子抄爷爷的事情,那能叫抄吗?

  那叫继承,那叫发扬光大懂吗?

  按照朱靖安的设想,明军最基础的建制为队,十二人一队,设队官。

  再往上,三队为旗,一旗三十六人,设小旗。

  三旗为局,一局一百一十人左右,设百户。

  三局为司,一司三百五十人左右,设把总。

  三司为部,一部一千人上下,设千户。

  三部为营,一营三千人,设参将。

  三营为一军,一军万人上下,设总兵。

  暂且来看,三百明军能够编成一个司,一个司下辖三个局,九个旗。

  百户和小旗官的官位,朱靖安准备直接安排朱家的那些亲信家丁担任。

  而最基层的队官,则是准备让底下的士卒们自己进行推举。

  嗯,这招朱靖安是和大清之友袁世凯学的。

  让底层士卒自己推举基层军官,被推举出来的军官要么是能力出众,要么是威望很高。

  这样的人都有一个统一的特点,那就是能服众,能让底层士兵乖乖听话。

  而对一只军队来说,底层士兵听话,就意味着军令通达。

  不管是在训练场上,还是战时,这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朱靖安一边抓紧军队的编组,另一边他也是开始狠抓训练。

  而明军在训练方面,目前就是简单的队列操练,以长矛刺杀训练。

  一只军队和一伙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