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八章 包拯明威_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七次上书弹劾,“音吐愤jī,唾溅帝面”。以父亲那个时代的情况而言千年之后人们根本不知东汉董宣是为何人,而包拯却仍是fù孺皆知甚至成神,说起来年少的王景范为董宣甚为不平。

  父亲曾言:“不及官威,是为尊严!”——董宣和包拯所做的都是大伤皇帝面子的事情,董宣为之几乎丢了xìng命,最后还是被光武帝令人强按其为公主磕头,虽董宣双手据地终不俯首,却是折损其尊严,相对于包拯毫发无损高下立判。诚然包拯比董宣的命好,碰上了当今皇帝纵是折其颜面亦是全身而退,百姓需要寄托的是一个有尊严的为民张目做主的强官,而董宣也只能自叹生不逢时,纵然董宣过世时家中“仅大麦数斛,弊车一乘”清廉程度比之包拯更令人心酸。

  在走到包拯办公房舍后,王景范收起了自己感慨的思绪,如包拯这般受人尊敬的大臣他也只能崇敬,他自己是做不到这点的,中间所付出的代价太过高昂。最重要的是当今皇帝与包拯可谓是君臣相知实非寻常,王景范不能保证自己如同包拯一般在付出代价的同时能够得到皇帝的信任,这就注定了他不可能走包拯的老路。

  “景范参见包大人!”王景范在步入包拯办公之所后叉手说道。

  包拯抬起头来,最近一个多月他承受了太多的压力,即便是到三司赴任之后,这种压力非但未曾削减甚至更加分量,纵是心底无sī天地宽亦是让他有些喘不过气来,这更让他平添三分庄肃:“见复,某家没想到你会来三司,韩子华真是舍得!”

  王景范也没有想到包拯会如此开诚布公,苦笑一声拱手说道:“夫人怀有身孕实在是无法离京,在下思来想去也唯有大人这里可以暂避一时了!”

  “暂避一时?”显然王景范这个答案无法让包拯满意,他眉头略微一皱:“三司事务繁杂却非暂避之所!”

  “在下之所以上书驳斥欧阳大人的奏章,其本意便是在下并不苟同欧阳大人的‘素少学问’、‘学问不深,思虑不熟,而处之乖当’等言。在下素来认为包大人与欧阳大人的学问之道是完全不同的,欧阳大人乃一代文宗,更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士大夫,可是在下自渭州进京之后所见所闻无不是姨夫文恬武嬉的景象,崇拜他们的士子纵情声sè犬马,又有谁还记得党项、契丹?!诗词文章固然huā团锦簇,然自进京之后在下未尝再填过一首词,为的便是不去再做这等学问!在下对包大人已是仰慕已久,恰逢际遇之下希望能在包大人麾下踏踏实实的做些于国于民有利之事!”王景范躬身说道。

  包拯听后眉头固然一跳,却也舒缓开来,虽然与王景范接触的并不多,但据他所知此子与众不同,以其通判蔡州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