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一章 推介报纸_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推介报纸

  在王景范看来包拯借势立威一步是再恰当不过了,毕竟包拯已经快五十八岁了,按照这个年龄来看包拯的仕途已经进入尾声阶段,他可以选用一些比较激烈的方式与一个连皇帝都要忌惮三分的政治势力进行对峙。(手打小说)最为重要的是清理惠民河河道是再正义不过的事情,恐怕连皇帝自己心中都想要打击这些平日在京师开封嚣张跋扈的中官势族。

  这些中官势族都是“上八仙”之类的手眼通天的人物,相互勾连横行不法,极难秉公究治,弄不好还会反被其诬陷蒙受不白之冤。这并非不是没有先例的,范仲淹如此名臣知开封府,就是因为得罪了宰相吕简夷而被排挤出京师。皇权至高无上,而这些中官势族在某种程度上已然有些能够和皇权分权抗力,皇帝对他们的忍耐也是有限度的,借包拯之手打压他们一下,双方心知肚明也不会怨恨到皇帝的头上。

  当然若是包拯只有三四十岁的话,以外界传言包拯的性格来说,王景范也不会怀疑包拯会这么做。不过这样做的后果显然是很严重的,至少王景范认为自己是没有勇气这么明目张胆的去拆惠民河两岸权贵们的园榭的,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无疑需要极高的智慧。

  王景范见在座的几人沉默不语便接着说道:“自古以来不乏敢于得罪权贵为民请命的名臣,然穷翻史书这样的名臣重臣又有几人?最令人愤恨难平的便是这些重臣名臣在得罪了权贵之后又有几人能全身而退?是以晚生敬服包大人的刚正不阿,然包大人这样的好官却如天上的太阳一般仅一个而已,其余大臣并不是说他们不好,但却没有包大人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

  “见复过誉了,包某不过是顺从民意、顺从本心罢了……包某虽只是第一次见见复,但见复的事情包某也听说不少,见复此言必然有所想法,但说无妨……”包拯神色平静的喝了口茶。

  王景范笑着说道:“其实在刚听到包大人为民请命不顾个人安危得罪那中官势族之时,晚生内心便思索为什么会造成如此局面?晚生尝读《史记·陈涉世家》曾有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京师中官势族家世悠长然上推十代二十代不过是一贩夫走卒,又有何德何能堵百姓生路?!今日能嚣张跋扈不惧王法不过是欺二三良民,然万千百姓安敢欺呼?!晚生思之若包大人在查明惠民河被中官势族园榭堵塞之时,天下有识之士得以明察皆高呼声援大人,则权贵势大亦不敢欺民……”

  “见复有何办法借天下读书人以促成类似之事?”包拯似乎明白了王景范的意思,只是与为读书人谋生计又有何关系。

  “唐人孙樵有《经纬集》曾述一文《读开元杂报》,如今朝廷亦有朝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