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0章 汉土虽大,但无一寸多余_三国第一纨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同仁,将胡人视为治下百姓。只是在下不懂,我幽州百姓尚且食不果腹,为何还要养这些胡人?而天下名士却对此赞誉有加!”

  他说话间已经手按剑柄,显然怒不可遏,极力克制。“文人名士,俱是清谈高论之辈,他们不懂饥饿,理他们作甚!”

  陆远郑重其事:“如同豫州孔伷,即便再是能说,这次大战过后,他如果依旧不敢对世家下手,不给百姓活路,那他绝对活不了两年!只是这个皇族姿态,有些难办!”

  此次大战,已经暴露了孔伷既无领兵之能,又无司牧一方之才。一州刺史,坐拥豫州这样的风水宝地,却成了世家权贵的门前狗。手中没有刀兵,身后没有百姓支持,只能静等着被人攻伐!“是啊,正因为他是皇族,所以才难办!”

  公孙瓒沉声感慨:“他自以为是在怀仁,却不知这是妇人之仁!他不懂匈奴啊,进来了就赶不走了!在下敢断言,今日放一个匈奴进来,他日匈奴必会南下牧马,劫掠百姓!”

  陆远心头一跳,猛然醒悟。历史上的南匈奴,可是一直抢到了兖州陈留,劫掠走不知多少百姓。按地形上看,这越过了偌大的幽州,并州,翼州,青州,到达兖州,几乎将北方人口劫掠一空。时间上,正是公孙瓒死后,诸侯忙于内战,无人戍边!“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莫不从服!”

  陆远眸光闪烁:“我大汉强势,是祖辈铁血打出来的,不是怀仁怀出来的!武帝为大汉尊严誓灭匈奴,死了多少将士,何等悲歌决绝!此人忘了这些,愧对祖宗,送回京养老吧!”

  历朝历代,都是死于安乐。北宋立国时,也是誓要收复幽云,只过了几代而已,就一心求和了。此时此刻,陆远倒是真心希望,公孙瓒这个戍边老卒,可以一直守护北疆。他有着前世记忆,知道什么是民权民生,自然不屑这些封建王朝的权贵。因此不惜出言暗示,让公孙瓒直接夺权,给这老好人一个善终足以。“小……小将军的意思?”

  公孙瓒吓了一跳,脸色变幻,迟疑道:“此人声誉极高,我若是敢刀兵相向,怕是连老师,都不会再认我这个弟子!”

  他师承卢植,此时天下虽然乱象已生,盗匪横行,但诸侯毕竟没有混战,他和刘虞也没有彻底闹掰,本意还是想回去劝劝刘虞!却没想到陆远给他的主意,竟然这么果决!“伯圭兄,虎牢关决战之后,你就回北平吧!”

  陆远言辞恳切:“中原混战,伯圭兄若是牵扯其中,必死无疑!经营幽州,守护一方百姓,才可保一世平安!而且戍边虽苦,却也纯粹,没有尔虞我诈,只有雪夜驰骋,何等快意!”

  他记不清公孙瓒和刘虞,是什么时候彻底闹掰的,谁先下的手?却也没再提刘虞的事,毕竟那就是字面意思。只希望公孙瓒远离是非,免得最后惨遭身死。“小将军之言,无论如何,伯圭都要谢过!”

  公孙瓒手扣桌案,眉宇紧皱,斟酌道:“虎牢关决战之后,伯圭自会引兵北上,到时再看时局而定。只是小将军不懂伯圭,伯圭对待敌人,要么不做,要么做绝!”

  他沙场百战,血沃千里,同样心如铁石,不会轻易被别人左右决定!“好,虎牢关前,再与伯圭兄并肩作战,同袍浴血!”

  陆远长身而起,壮怀激烈:“秦时明月汉时关,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震,腰间宝刀血未干!伯圭兄,陆某告辞了!”

  劝人一次就够,多说无益。同为行伍老卒,知道彼此心意。“秦时明月汉时关……”公孙瓒呢喃一声,豪迈笑道:“小将军豪情,伯圭能与你同袍一场,死亦无憾!”

  他一扫阴霾,起身相送。“虎牢关决战……各安天命吧!”

  陆远挥手离去:“伯圭兄无论如何抉择,都该谨记,汉土虽大,但无一寸多余!”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