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49章 “度师”境界_大晋女匠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49章“度师”境界

  白天那个察验匠吏未达到“等刻”境界,不知此境界分为入门、十过半、入厘三个阶段。

  三个阶段全是在不对比模器的情况下,连续制十把十寸成尺来衡量的。

  制出一把“线段间距、竖长”均与模器一致的成尺,就可算作踏入“等刻”境界了。因此察验匠吏只验了一把尺,便认定王葛达到该境界是对的。

  第二个阶段,顾名思义,每次连续刻十把尺,都有六把以上达到模器标准。

  每制十,对十,即为“入厘”。

  察验匠吏猜错、或许他根本不敢想、甚至不知道的是,王葛早过了“等刻”境界,她现在是制尺技能的至高境界“度师”!

  同样的,“度师”也分三个阶段,分别为一分二、一分四、制毫。

  区别于“等刻”的是,“度师”仅在一把尺上,以十寸之距为衡量。

  匠师能准确的将每个分距半分,属第一阶段。在襄平的时候王葛就达到了。

  那“一分四”就好理解了,把每个分距等分为四。王葛即将突破的便是此阶段,当然,因民间、官署匠肆均无小于分距的度器,她至今不知制尺有境界划分,境界内还有阶段区别。

  每个分距等分为十,便为“制毫”。

  半时辰后,王葛清走桌上的工具、木料,换成纸张,她削尖炭笔,吩咐阿薪:“把阿芒她们都叫进来,埋在雪里那些放大镜端来。”

  王葛刚才一直在找考试时的奇特感觉,就是明明数百人汇聚,精神却比独处的时候安定凝聚。

  屋外小匠徒们脚步匆匆,阿薪和邹娘子汇报,专娘子嗓门刚大就压低,听不出哪个匠徒说了句“又下雪了”。

  这一刻,王葛真正悟透《庄子》达生篇捕蝉老丈讲的那段话,她轻声诵道:“吾处身也,若厥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

  真正的匠师,该和这名捕蝉人一样,不受环境干扰。万物静,匠师静,万物嘈杂,匠师依然守心专一。

  匠师大道,守心是第一步。

  次日,大雪纷飞。

  骏马蓑笠踏白茫。王葛一行人与门下书佐带的巡兵合到一起,浩浩荡荡向新北城出发。

  新城墙说是扩到丘山边缘,实际上地势平坦后更向外扩了不少。

  孔书佐从道西指向道东:“这整片为制土区。雨雪太大的时候不能制熟土,役夫便歇于道西。干活的场地在东边。”

  飞雪掩视野,也冲淡了炒土的腥气。道西草屋密集相挨,道东役夫来往不计其数,由近至远的高土台、焰火、悬空大镬、吊杆并排相接,一直蔓延成看不清的灰影。王葛感叹,这可比贾舍村修路的规模宏阔多了。

  再往前走,听到了口号与夯土声。王葛问:“是修道的动静吗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